第二百六十四节雷达实验
日本和意大利走在一起,甚至将和中国合作期间的军事秘密,都大规模的泄密给日本人,事情也确实非常让人气愤。
不过这一次,日本人从意大利买到的“イ式重爆”,到也并不是那么真正如意。
刚开始,日本人和意大利结盟后,天花乱坠的恭维、远方来朝的诱惑,让墨索里尼大为快意,老墨马上作出决定,帮助老朋友,并且给予开战后轰炸机缺乏的日本以最大支援。价钱不是问题,慷国家或者公司之慨绝非一国独有。墨索里尼大笔一挥,飞机的价钱就打了六折,70架
20“イ式重爆”轰炸机卖了6000万日元(原报价1亿日元),即便菲亚特公司不干,他们也不敢和墨索里尼叫板,说敢反对谁就去尝尝法西斯的专政。这些飞机,加上菲亚特公司免费赠送的试验机1架,共计71架,从1938年1月开始,按照每月10—12架的速度交付,非常顺利。
甚至在日军记录中,最后接收的
20“イ式重爆”重型轰炸机还一共是72架,凭空多了一架。因为墨索里尼决定,以他私人的名义,要赠送给日本天皇一架专机作为礼物,菲亚特公司根本没办法,也只能够多交付一架。
不过那架赠送的礼物,仅仅是用
20重型轰炸机为原型,取消武装,加以豪华内装修和卫生、通信系统,改造称为“天皇号”贵宾行政专用机,历史上于1939年1月31日让中国地面部队用机枪打了下来,还俘虏全部飞行员。
不过,随后这批飞机的问题就开始慢慢暴露出来。
1938年1月,第一批12架日方采购的
20轰炸机运抵大连,意大利方面派出博内萨上校为首的教官团和菲亚特公司的工程师十余人指导日方训练和熟悉装备。以后的两个月间,日方连续用这种轰炸机装备了十二航空联队的四个中队,以及独立飞行第三中队,积极准备将其投入实战。
日方表现得如此急切,是有道理的。原因是日本自己研制的三菱97式重型轰炸机也已经在1937年11月完成试飞定型。但实战检验,却让日军感到对它颇有顾虑。
97式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和航程都比
20稍差,但比起现有日军轰炸机来说可算差强人意。于是,原型机试飞后,刚造出第一批生产型样机,日军便迫不及待地将其运到中国进行实战试验。
1938年3月8日,日军派遣第六十战队飞行员驾驶两架97式重型轰炸机从彰德机场起飞轰炸西安。不幸的是,两机刚刚将炸弹投到西安飞机场,就遭到三架中国空军伊16战斗机的截击。由于没有战斗机的掩护,两架日机只得丢弃炸弹仓皇逃走。但刚刚飞临黄河上空,又有八架中国空军战斗机赶来截击,伊保重明军曹的飞机当即遭到集中攻击,成了第一个牺牲品。蟹讧一准尉驾驶2号机拼死格斗,依靠精湛的技术,才从战场飞回。
此后一段时间的战斗,97式也接连被击落。其实,97式初战不利,其原因很复杂,起飞护航的95式战斗机飞错了路是最主要的问题。同时,乘员还不熟悉这种飞机,没有装甲、自卫火力较弱、武器有枪无炮、没有自封油箱等也是原因。但日军方面第一个反应就是这种轰炸机实用还有问题。
一瞬间,加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典型心态,正在公主岭集中训练的
20成了日军期待瞩目的焦点。
20重型轰炸机对日军来说,的确有很多可吸引人之处。其空前的载弹量和续航力,都是现有日机无法达到的,而可收放起落架、内置弹舱、部分飞机(包括天皇号)装备的自封油箱,都是日本飞机上当时还很少看到的先进技术。
日军甚至一面表彰购买飞机的功臣渡边以谈判功绩,一面下指令给驻意大利大使有末精三,准备增加购买100架
20轰炸机。
不过,这个订单,一直到有末卸任,也没有正式发出。真正原因,是进入战场之后,
20“イ式重爆”在实战中,并没有预期得那样厉害。
1938年5月,南京保卫战进入最后的尾声,日军方面继续增援,松井石根几乎把所有的求救部门都求了,其中训练方酣的“イ式重爆”部队,也同样收到了求助,因为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训练,所以被大本营严令从公主岭南下参战。迫不得已,只有已经基本完成了训练的独立第三中队六架飞机经过南苑进驻彰德机场。
不过,这六架飞机却迅速失去了战斗力,使这型飞机的参战,推迟了两个月。
因为什么失去了战斗力,却极为搞笑,既不是国军空军的拦截,也不是共产党袭击机场可,更不是飞行员闹肚子了,而是因为上海机场下了一场雹子。
1938年5月,上海一场普普通通的冰雹,让日本人对“欧洲先进国家”意大利制造的“世界最先进轰炸机”第一次产生了怀疑。当时,日本陆军航空兵独立第三飞行中队的四架“イ式重爆”刚刚耀武扬威地到达这里,正准备向西投入南京保卫战一展风采。冰雹过后,中队长二井卓大尉麾下的“空中武士”们目瞪口呆。
只见刚才还威风凛凛、巨人一般的重型轰炸机,现在个个都变成了趴窝的鸡——机身、机翼布满凹坑,后机身更是被打出了无数窟窿。所有的飞机都需要大修,增援南京战场的计划只好取消。
一场雹子让イ式轰炸机的处女亮相推迟了一个多月,等二井大尉一行重新武装完毕,南京城早就被重新打造一新,地面火炮空中飞机在等着他们了,哪里还能派上用场。
这意大利的
20虽然号称是全金属轰炸机,但使用的铝材质量极差,特别是后机身有一段的材料不过是附着了一层铝箔的蒙布而已,纯属掩耳盗铃。所以,在一阵冰雹袭击之下,轰炸机就成了大麻子加蜂窝煤。
连冰雹都挡不住怎么能上战场?
日本兵们一边抢修,一边找意大利人打官司了。然而,意大利人丝毫也不买账,拿出手册来说你看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们的轰炸机可以防雹子了?“世界最先进的轰炸机”也没这条指标嘛。这是你们维护的不好,对飞机爱护不够造成的,也许他们觉得下雹子时机械师应该趴飞机上去挡着。
反正官司打到陆军上层,二井大尉等人反而遭到了申斥。其实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一样,和外国人合作的时候,双方发生矛盾,都是被上头训的时候居多,就好像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都是上了诚信保险似的。
日本军队强调服从,所以下面的官兵也没话说。但是,对这种飞机的不利评价,却不是上头申斥就能压住的。
就连范哈儿的南京空军和老蒋的武汉空军,也全都听说了日军中“イ式重爆”轰炸机的这个冰雹笑话。
“我们等着打イ式重爆!”这是当时中国空军和地面炮兵中,最流行的宣战台词。
其实日本虽然飞机制造和研究投入程度不足,但本身制造的飞机,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就拿日军原来装备的93式重轰炸机来说吧,它的确有种种毛病,到中国打仗都不敢飞过来只能船运,但至少下雹子它还不当回事。说93式不怕雹子这话不假,要说93式重型轰炸机结构结实还是它的一大特色。比如它的金属蒙皮,采用了波状铝材,所以看起来飞
第二百六十四节 雷达实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