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再添疑虑[1/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少爷,我们往哪边去?”看到王易站在桥上不断地张望,跟在边上的王宁声地问道。
      王易转过身,并没回答王宁的问询,而是反问道:“王宁,可知道,哪些是我们庄上的田产?”
      “二少爷,这些都是,”王宁指着河边这一片已经收割完毕的田地,还有远处一些看似有人在劳作的田地山头道:“二少爷,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的田地,都是我们庄上的,还有一些看不到的,在离我们现在所站处所挺远的田地,也是我们庄上的,总计好像有一万多亩,还有很多的山林水池…具体情况的也不太清楚,要问作伯才知道!”
      “哦!?田地还很何等…”王易低声嘟哝了一句。
      “二少爷,我们这个庄上总计有三百余口人,年夜多都是男丁,所以授田比较多,”对自家少爷问询这些杂事,王宁很乐意回答,把他所知道的都告诉了王易。
      “我明白了!”王易点颔首,他知道唐初的土地政策,丁男及十八岁以上的中男每丁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年老及残废者口分田减半,女子也有一定的田亩授分。他不知道现在这些田产是永业田还是什么的,但庄上有三百多口人,按律能分到的田亩应该不会少的。
      从历史所记载上看,唐代以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有人进行过计算,唐代一步约等于一点五米左右,一亩田地的面积约等于五百五十平方,与后世时候一亩相差其实不是很是悬殊,上万亩的田产,若是集中在一块近圆散布的话,还是挺壮观的。这么多的田地,所产出应该颇巨,这是一笔巨年夜的财富。
      想到自己是掌管这个庄子的“主人”,名下有这么多的田产,虽然还没弄明白为何名下会有这么多财产,王易还是有一些满意涌上来,刚刚穿越来年夜唐,竟然就成了一个家底很是殷实的“年夜田主”,不需要去考虑什么生存问题,实是一种幸运。
      王易压压有点起伏的心情,没再什么,继续往前走,走过这座桥,再沿着河边的一条道走了一段,站到一个稍高的土坡上停了下来。
      站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庄子两侧的一些高高低低的山头,在粗粗地看了几眼后,王易惊异地看到,离庄子两侧约一两里地的处所,还有几个挺的村庄,只有几户人家,这几个村庄正好处在出庄道路边上。
      王易有些疑惑,这几个村庄其实不是处在比较适合居住的溪河边,而是处在一些比较险要的地段,山谷口和河道边模样的处所,好似是据守着进出庄子的道路,庄子里的人出去,无论往哪个标的目的,都要经过这几个村庄,不成这几个村庄和庄上有什么联系?当下问站在身边的王宁道:“王宁,可知道,那几个村庄住着的都是些什么人?”
      王宁没有考虑就回答了,“二少爷,那几个村庄所住的都是我们庄上的人!”
      “都是我们庄上的人?他们为什么要住在那里?”王宁的回答让王易挺是受惊,忍不住再次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从所建房子的情况看,这几个村庄总共只有十几户人家,加起来最多不过几十来口人,完全能在庄内住下,为何要让他们住到这么远的处所去呢?
      对王易这次问询,王宁只是摇头应对,“二少爷,这的也不是很清楚…”
      见

第十二章 再添疑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