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七个典故[2/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二哥,那兔子有没有追上乌龟?”有些进入角色的王昙有些着急,在她心目中,兔子远比乌龟来的可爱多了,固然希望兔子能取得角逐的胜利,但王易接下来所讲的让她年夜吃一惊。
      “结果呢,兔子跑的太快,一头撞在路边上的一个树桩上,撞死了…”在王昙的惊呼声中,王易继续讲述道,“这时刚巧一狩猎归来的农夫路过这里,看到撞死在树桩边上的兔子,很高兴地捡了回去,美美地吃了一顿…这农夫在想,今天去狩猎,都没打到任何猎物,却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以后就不需要去狩猎,就在那个树桩边等着兔子来撞就行了,于是他就把跟随他一道狩猎的猎狗也杀失落吃了,把弓也藏起来了,天天守在那个树桩边上等着兔子来撞…”
      “二哥,这个农夫真笨,怎么可能天天有兔子来撞树桩的呢?”王昙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这个典故她曾听到过,也一直在骂有这么笨的人,还偷偷地,竟然比他的傻二哥都笨…固然是与以前的那个傻二哥比,而不是现在给她讲故事的这个二哥。
      “昙儿真伶俐,”王易夸奖了王昙一句,在丫头满意洋洋的笑声中继续讲,“固然不成能再有兔子来撞树桩了,农夫等了多天也没比及,还天天被他的妻子骂,只得灰溜溜地回去了。只是因为这么多天没去管刚刚种下去几天的作物,那些作物都长的很差,这个农夫看看人家田里的作物都比他家的长的高多了,他也犯愁,在田边走来走去,想体例,突然间他想到了一个自觉很好的体例?”
      “二哥,他想到了什么体例?快!”聚精会神支着脑袋听的王昙看到王易在讲述时候停了下来,有些不满地追问道。
      “他想着,若是将作物拔高一截,那不是就可以比人家田里的作物长的高了吗?这个农夫很为他自己想出来的这个体例满意,因此马上下了田,将所有作物都拔高了一截,并且还回家去向他的妻子炫耀,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再去田里看的时候,却看到这些作物都死了…”
      “嘻嘻,这个农夫真笨…昙儿也听到过这个典故,但不是这样的!”王昙也明白过来,这是适得其反的成语故事,只不过被王易编到前面的故事里去,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这个农夫把猎狗也杀失落吃了,弓也不知放哪儿去了,没有体例去狩猎,田里的作物也都枯死了,没有了收成,很快就没有饭吃了,但也不克不及饿肚子,他也在琢磨着体例,他就想想,想了好几天,在路过邻居家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体例,”王易想停下来,吊一下王昙的胃口,结果又招来王昙的嗔怪,只得继续讲,“他想着,去邻居家偷点工具来换粮食,或者就偷点粮食来,那不是正好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道了吗?可是邻居家门上挂着一个铃,要是进去一定会触碰到门铃而被发现的…”
      “二哥,昙儿知道,这是掩耳盗铃的故事,这个人把自己的耳朵蒙起来,去偷铃的是不是?”王昙又露出一副很满意的神色,一双年夜年夜的眼睛瞪着王易看,期望获得王易的表扬…

第十五章 七个典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