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 繁华未至[1/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周和王宁、王华跟在王易身后一道下了楼,王听在和掌柜了几句后也跟了出来。
      王易在走出酒楼后,回头看看站在酒楼门口处目送他们离去的掌柜,再看看这个挺气派的酒楼,又瞄两眼走在身边身材高年夜的王听后,嘴角有点微微的笑容露出来,却并没有什么,拉着王昙的手往前面走。
      一些事情不需要问,也是可以明白过来的!
      出了酒楼后,几人一道往邻近的市坊走去!
      市坊应该有几个入口,位于梦香楼边上的是东边的入口,收支口处还有兵丁模样的人守卫着。这些兵丁都手持武器,站在入口两侧,眼睛盯着进出市坊的商者行人查看,还不时拦下什么人盘问。
      这是一个人靠衣装的年代,王易一行人穿戴不差,气度不凡,王华手上还拎着一个挺鼓的钱袋,那些兵丁瞧看了他们几眼,也没敢上来盘问,更没将他们拦下,让王听等几名随从松了口气。
      一行人入了市坊,慢慢地在里面逛起来。王听和王华走在前面,王周和王宁断后,把王易和王昙夹在中间。对几名随从这样呵护性的走位,王易虽然有点异样,但因为自他穿越重生后一系列的奇异事情,他对几名随从这样的动作不感觉到奇怪了,也不去理会,信步走着,眼睛也四下乱看。
      不过在市内看到的情况还是让王易有些失望的,杭州城内的这个市,自然不克不及和后世时候商品市场那样热闹的买卖场景相比,但和王易在史书上看到记载长安或者洛阳那些集市热闹的情景相比也差的太远了,市内的行人虽然有一些,也是远不克不及用摩肩接踵、人流如织这样的词来形容,背着手快步走都不一定能碰到人。市内卖的工具也年夜多为普通之物,新、奇、珍等物都很少看到,除一些卖日用杂物的店铺有很多的顾客光顾外,其他的店铺光顾的人都挺少的,几个卖高档物的店内竟然没有一个顾客光顾,还有一些店铺甚至都没有开门。
      开着门营业的店内掌柜和伙计都是懒洋洋的神色,看到王易这样穿戴气度不差的人忙上来招呼,王易进去逛了几家卖高档物品的店铺,在店内掌柜和伙计巧舌如簧的蛊惑下,也购了几样工具,不过年夜多是为王昙买的,是女孩子用的一些饰物,还有一些新奇的玩物,王易并没看到他想买的工具。
      看着不十分丰富的商品,还有其实不拥挤的人流,王易微微的有些失落,后世时候富贵的年夜都会,历史上许多朝代时候很是茂盛,被喻为人间天堂的处所,如今却有点萧条,无论从街上,还是市内的情况上都给人这种感觉。此时的王易脑中莫名地冒出北宋词人柳永的那首《观海潮》来,里面所描绘的杭州盛景如今远未呈现,“钱塘自古富贵,”看目前的情况来,这话的好像其实不完全正确。
      历史所载,隋朝时候年夜运河修到杭州,杭州因此成为南北的交通要道,那时就已经比较富贵了,但隋帝国的年代太短了,骚乱接踵而来,各地起兵不竭,地处东南一带的杭州也不例外,并且先后又屡次义军在此活动,甚至年夜唐建立后数年,这一带还动荡不安。王易想着,或许隋末唐初时候多年的战乱,给杭州带来的灾难远比任何时代都年夜,杭州城内遭到极年夜的破坏,死于战乱的苍生不成胜数,致使杭州酿成现在这样子,萧条的几乎要一蹶不振了。
      王易也想到后世上学时候历史教课书上所学的,那些在他开始真正研究历史后几乎嗤之以鼻的教科书上一个劲地盛赞农民起义对历史的增进作用,这些理论真是扯蛋,睁眼瞎话,一般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战乱,给这个社会带来的破坏都是巨年夜的,不只经济遭到破坏,人口也会因为战争的延续而年夜幅度地减少,就如他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来,许多事实正是可以明这一切。
      隋朝最盛的时候统计的人口有五六千万,到唐初不到两千万,这些人年夜多都是因战乱而死的,经济衰退的水平更是无法估计,年夜唐立国后近百年过去都无法恢复到隋朝最强盛时候的水平,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这就是战争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年夜破坏,社会的成长至少倒退近百年!
      眼前所见到杭州城内的情况,正是活生生地把这一切无言地明了!
      在感慨了一番后,王易最后也抚慰自己,可能现在的杭州还只是个处所,名声不响,人口不多,城市规模不年夜,不被朝廷重视

第二十二章 繁华未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