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吴山白云里[2/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边上的王昙悄悄地拉拉王易的衣袖,轻声地道:“二哥,那个人这么狂傲,太讨厌了,也作一首比他还要好的诗,让那位姐姐也见识一下!”
      王易固然明白李道素的挑衅之意,实在,这个杭州刺史的年夜公子不但模样长的不错,行为举止间颇让人欣赏,从刚刚所作诗中也可以看出来才学也不差,更因为是杭州刺史的年夜公子,身份不合一般。王易有些明白自己身份特殊,按理是不克不及去招惹李道素的。
      王易也明白,李道素今日来加入诗会,只是来看热闹的,原本没必要上来献作的,有可能看到他这样一个模样气度都不差的人,再加上他刚刚流露出来那淡淡的神态,还有与那美丽女子的对眼,让李道素这个素来狂傲的公子哥们受刺激,想在他面前显摆一下也未尝不是。
      王易也注意到,刚刚李道素吟写完诗后,对亭内坐着的那名美女露出满意的笑容,还有可能是想博那美人儿的认同和赞赏的吧?王易心中有点不甘心的想法,再看到亭内那名女子还在用希冀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听刚才王昙所的,再加上这具身体原本就有的少年气盛,他已经有了主意!
      既然已经穿越来年夜唐,不该该只当个看客,而应当介入进去,现在这是博取名声的最好机会,有杭州刺史、钱塘县令在场,如何能错过去?何况还有一位挺养眼的美人儿在场内…
      “在下有一诗作,想与各位共赏,”王易站了出来,对场上抱抱拳,年夜声道,对一脸期待又有一些紧张的王昙笑了笑,年夜步走到文案前面,站定身子。
      此时整个诗会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盯着在场上如玉树临风般的王易。王易抱拳对坐在上首的李弘节和周端行了一礼,再对坐在亭内其他人抱抱拳,神情自然地扫过诸人的眼,,还对注视着他的那位美丽女子及其他女子也露出了一个笑容,再转过身,对包含李道素在内的士子们团团作礼,“在下不才,也在偶然间想到一诗,希望获得诸位的评鉴…”
      “刚刚在钱塘湖边游玩时候,看到吴山上游上如织,也起了来凑热闹的想法,登临吴山,才觉察从山上看景实是美到极致,仅以此意作一诗,”王易着,脸带微笑地看了看场上,又瞄瞄那名一直注视着他的美人儿,这才满意地伸手捊袖,拿着搁在案上的笔,略作寻思,年夜声吟道:“吴山白云里,游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傍晚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湖畔洲如月;须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老孟的这首写重阳的诗稍稍改几个字,今日拿来充充数,实是很是的合适。
      王易吟念完毕,落笔如飞,很快就把这诗写了下来,虽然因地因景,把孟浩然的这首写重阳节的名作稍作改动,但全然不影响其诗意境,王易固然很是的自信,定会让众人惊讶的。
      全唐诗中被后人熟知的好诗当不是滥竽充数的,好诗自有效果,“好诗!”不知谁喝喊了一声,马上就有人呼应,一时间场内叫好声不竭,还有一些人掌声响起来。
      王易将此诗吟完后,坐在亭内的周县令脸有点微微的变色,饱诗书的周端自是一下子听明白了诗中的意思,他如何会判断不出诗作的高低来,当下悄声地和坐在一边的李弘节私语了几句,李弘节也点颔首。
      自有人按叮咛将此诗呈到李刺史和周县令面前,李刺史捧起诗,看到王易所写那一手与时人风格不尽相同、很有力度与气度的颜体后,脸上已经有赞色露出来,阅了几遍后,脸上赞色更浓了,当下将诗呈给周县令,笑着对周端轻声道:“明府也看看,某觉得此诗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晋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今日闻此诗,当解其中味也,呵呵,好诗,好诗!‘须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听此子诗中意思,今日不醉一番都太可惜了!哈哈…”
      周县令接过诗稿,看了几遍后,颔首称道:“李使君所言极是,一首极难得的好诗,没想到我钱塘之地,竟然有此等才子,以往怎么全没发现呢?”
      “此子当不简单,恃才傲众!”李弘节看着傲然站立的王易,感慨地了这么一句。
      “一会下官得细细问询此子情况!”周端注视着场地上的王易,轻声地道…

第二十六章 吴山白云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