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查清此人[1/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似乎料到王易会如此问的王复微笑着回答:“二公子,您以后常住在杭州城内,城内的许多处所城市去,若凭您的感觉的推测能猜到哪些是我们庄上的财产,的觉得,这不是更好吗?”
      “哦…”没想到王复会这样回答的王易一愣,旋即哈哈笑了两下,也没再问。想到当日在梦香楼遭遇到的情况,感觉还真的挺有意思,若下次跑到属于自己的店里去,闹腾一番后才发现原来是“踢”了自己的场子,那还真的挺好玩!并且,也可以在这些时候无意间树立自己的威信。
      想到这,王易也没再追问,只是顺着刚刚王复所讲问道:“当日在梦香楼,我要福叔将吃不完的饭菜施舍给外面那些乞讨的人,不知道福叔有没有照办?还有…王复,是不是觉得我当日做的有些过分,有些失落梦香楼的价了?”
      “二公子,您的叮咛的觉得挺好的,这段时间梦香楼也一直在施舍一些食物,并没失落梦香楼的价,反而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意外之喜…”王易带着笑道,王易当日这个无意间的提意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因此遇到了很多意外之人,也罗到了很多可用之人。
      “那就好!”王易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见王复没有责怪他,也就安心了。
      “二公子,只是杭州一带衣食无着落的流民实在太多,我们能提供的食物对这些流民来讲只是无济于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王复着,叹了口气!
      “我也想不到,原本应该富庶的钱塘之地,为何现在会这样,竟然有这么多的流民!”王易也跟着叹了口气。东南形胜,三吴城市,钱塘自古富贵…这词中茂盛中的景象何时能呈现?
      “杭州附近还算好了,江淮之地情况比这里还要糟糕,战乱刚歇!”王易话间神情很是的难过,“原本江淮之地比杭州一带富贵许多,可如今那里却是一片萧条,数百里都可能没人烟…”
      王易以为王复是在感叹战争给苍生带来的疾苦,当下也跟着感慨,“是!对苍生来,没有战乱之祸,那是最好的,他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种田养家,即使不克不及富贵,一家人能填饱肚子,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却也不难!”
      《资治通鉴》上记载,贞观三四年时候,一些年夜臣建议李世民去泰山封禅,魏征以如今天下尚贫,山东一带数百里都没有人烟为由劝阻,终于让李世民罢了封禅的念头,如今才是贞观元年,肯定比史书里记载的时候还贫乏,江淮之地在武德七年时候还有战乱,几百里无人烟,其实不难想象!
      王复听这话后,怔怔地看了王易一会,脸上神情复杂,一下子不知道什么好,张了几下口都停住了。王复不再这个话题,王易也停了口,两人好一会没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院中的景色!
      “二公子虽然年轻,心思却缜密,让的和的父亲都很是敬佩!”王复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
      王易一愣,旋即笑笑,“王复太过赞了,我什么事儿都没办过,如何能心思缜密?呵呵!”
      王复也跟着笑笑,没再解释,示意王易再往前走。
      王易也没追问王复为什么这样,穿越过来这近两个月时间呆下来后,他已经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下来,后世时候沉稳的性格也完全体现出来。在庄内时候,和王作聊了几次话后,他从王作的话体例上觉得,一些事情还是慢慢知道好,不需要急着追问,王作和王复会告诉他的事他们自会告诉,暂时还不肯意告诉的,问询了也是没有用,他们会找借口或者理由推托的!
      两人走到后院的练武场,王易粗粗地看了一下后院的情况,如他所想差不多,也没什么停留,这个处所以后他会经常来,慢慢看就可以了,府内其他处所再瞄看一下才是正道。
      王复见王易并没有后院过多停留,倒有些意外,却也没问,陪着王易继续走。
      “二公子,这些是马厩,您的马也拴在这儿,一边是牲口棚…还有那边是下人们的一排房子,前院那边也有一些下人住的处所…再过去那边是柴房和厨房!”王复指着所走之处介绍道。后院一带情况比较复杂,王复也就多了两句,免得王易弄不清楚!
      王易只是听着,并没有过多问询,这样一副沉稳的样子,让王复更加的奇怪。
      走到院子的最后边,一个房间也走出几名健壮的下人来,对王易和王复行了礼,王复示意他们回刚刚所呆的处所去,再指着关着的年夜门道:“二公子,这是府里的后门,从这里出去是河坊街,街对面一些房子,住的也是我们庄内的人!”
      “哦…”这倒有

第三章 查清此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