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 两手准备[1/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易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绪乱飞,天马行空地想着。
      想到“皇帝”这个原本离他不知几多距离的身份,如今竟然感觉其实不遥远,王易心里的感觉真的很是复杂,一些历来没有去考虑过的事,突然呈现在脑海中,总是让人一下子接受不了的。
      当皇帝很好吗?王易自问道。
      固然很好,他也马上给出了谜底,当皇帝可以主宰天下,建立一个强盛的帝国,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的成长…还有,可以合法地拥有数不堪数的美女…当皇帝的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年夜,而是很是很是的年夜,让王易这样一个历来没有这念头过的人,在听到有这种可能存在时,都狂起波澜!
      可是,皇帝有这么好当的吗?如今的皇帝李世民,费了几多力气才当上的!
      起兵时候,李世民亲自带兵打了几多仗,几多人因之而死亡,到最后,甚至把自己同父同母的哥哥和弟弟都杀死了,是踩着几多人的血腥才登上皇帝的宝座的!
      隋末唐突,征战杀戮不竭,全国总人口年夜幅下降,到贞观初时候,年夜唐政府挂号在册的只有三四百万户,不到两千万的人口,从隋朝最盛时候减少了近三分之二,有人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形容沙场上死亡的悲剧,要通过征战而当上皇帝,即使能成功,那死伤的苍生又有几多?!
      如今他现在想起兵反唐,自立为王,刚刚平和平静下来的天下,又起血雨腥风,无数人的性命会因此失去,这片原本富庶的江南之地,会变得更加的荒凉,甚至有可能呈现数百里甚至千里不见人烟的惨状,若真的运气好,能从李世民手里夺得天下,那整个天下还会有几多人剩下?
      何况,年夜乱之后人心思定,即使当初父亲王雄诞在江南一带名声很是好又如何?刚刚开始平和平静下来的苍生,在看到有人起事后,还有几多人愿意跟从,这是要打上一个年夜年夜的问号的。还有,王作当初带到杭州来的这数千人,再加上王近手下就地隐伏的数千人,这些人当初都是善战之士,但离他们最后一次冲杀已经过去五六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年纪年夜了些,血性还在吗?
      王易固然清楚,面对李世民这样历史上少有的英明皇帝,再加上其手下那些多善战的将领,还有人心思安的趋势,即使他是个熟知历史的穿越人,应该没有可能将李世民的位置据为己有的,除非他穿越来的时候,带着一个现代化的装甲师或者航空军队什么的现代武器装备的军队,那样的话有可能三下两下就将李世民及手下的将领解决的。
      但现在这些都没有产生,他所能领的只有万余人的戎马,即使起兵,面对数万数十万唐军的围剿,有可能坚持不了几个月就全部消亡了。
      王易也自问,自己忍心让这些忠心耿耿的父亲的老手下,因为自己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全部丢了性命,他们付出已经够多了,年夜部的将士家人都没来得及带出来,这是几多人的性命?如今这些残存的将士已经过上了平和平静的生活,能不克不及就一直这么过下去呢?
      王易的理智告诉他,就这么平静,不起风波地过下去,是最好的一种选择,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这些属下他的手下,还有杭州及整个江南一带的苍生,穿越以后这段他已经看到太多悲惨的事产生了,寒冬时候那么多的流民衣食无着,他不是提议赈救这些可怜的流民吗?
      既然当初有这样的慈悲之心,如今还要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去绞杀更多人的性命吗?
      王易也想到王作告诉他的经过中,父亲是因为不肯意跟从辅公祏起兵而被杀的,那时拒绝的话中就了,天下刚定,不该该再起兵事,既然父亲当初手握重兵时候就否决起兵,以免为苍生带来更多的灾难,那现在江淮军年夜部已经灰飞烟灭了,天下也平和平静,更加不该该起兵作乱的了。
      想到这些后,王易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先的焦躁消除年夜半。
      但又想到王作等人已经秘密地准备了五年,五年下来为起事准备做了年夜量的工作,钱粮准备无数,万一他就这样轻易地抛却,这些人肯定会心灰意冷的。
      再者,万一李世民现在嘉勉父亲王雄诞的诏命只是一个诱捕父亲原先手下的烟幕,或者李世民知道杭州一带还有这么年夜的义军力量积聚,无论哪种情况,若属下的这些人全

第四十六章 两手准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