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王易带着欢天喜地的王昙和苏燕几人搬到西湖北侧的别院后的第三天,他却接到了李弘节的邀请,一道去逛玩西湖。
疏浚完工后种植的莲藕长的很是的茂盛,荷花也开的很盛了,虽然新建的长堤及岛上还没有成片的桃柳,但就因为满湖的荷花荷叶,看上去风景是很是的好了。
随李弘节出行的人与前几次差不多,依然是别驾崔知年,钱塘县令周端,还有一些乡绅。
一行人是在一年夜早趁天气未太热时候出行的,他们先到种植了水稻的新开垦水田里查看一下水稻的生长情况,再转到湖中赏景的。
沿着西湖边上东北、正东、东南几个标的目的延伸到远处去的水稻田,一片绿油油的样子,水稻长势很是好。
自出梅后,杭州未下过什么雨,气温升的很快,现在正是六月中,已经是盛夏日子,正是最有利于水稻生产的时节,西湖内水位还很高,足够提供周边田地的灌溉用水,再加上疏浚时候一并将周边所有的渠道都清理了一遍,西湖之水可以灌溉周边近二十万亩田地,除新开垦的这些原本被抛荒的水田外,其他那些原本因为无水可灌溉,在长时间不下雨,作物很容易被晒死的田地上,因为可以引用西湖之水灌溉,作物生产情况也很是的好。
在略略查看了西湖边的水稻田后,一行人转入西湖之中来,通过长堤步行至瀛洲内。
在赏看了一会湖中荷花盛开的景色后,李弘节抚着胡须对站在一边的王易道:“晨阳,西湖内荷叶茂盛,荷花盛开,美不盛收,想必这个年夜才子,一定又有什么好诗想出来了吧!”
“不敢当李刺史如此夸奖,在下只会吟几句歪诗罢了,汗颜汗颜!”王易是真的汗颜,很可能一会他迫不得已,又要窃取名家的诗作了。
“王公子谦虚了,谁不知道七步之才,这一年以来,留下了几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今日某等准备再次聆听公子的佳作!”一边的崔知年笑吟吟地跟着附和。
两位杭州最高级另外官员都如此,其他的人也跟着起哄,想听听王易在西湖边上现作的诗。
王易推辞不过,只得对诸人抱拳施礼道:“既然各位如此相请,那在下也勉为其难,献上一拙作,还希望各位前辈听了不要笑话…”王易话虽这样,但神情还是挺自信,当下漫步到湖边,以手指着湖中的荷叶荷花道:“今日在下即以西湖中莲叶、莲花之景咏一诗!”
王易在诸人神情各异的注视中,朗声吟道:“究竟�结果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并连吟两遍。
这首后世时候被编入教科书中的咏西湖夏日风景的名作,通俗易懂,但却是用很是简单的描述,将西湖夏日的美景显现在世人面前,就如现在年夜伙所看到的西湖美景一样。
在王易将诗吟完后,惊叹声已经一片,那些“群众演员”更是一个劲地拍手叫好。
包含李弘节在内的诸官员也是满脸惊异加赞叹,几乎不谋而合地奖饰王易诗才的高深。
在一番鼓躁后,李弘节示意王易零丁跟着走一段。
“晨阳,胸中所含治国之计很多,各方面才情绝佳,某历来没有看到过像这样超卓的人!”李弘节在走了几步后,站定身子看着王易,“某想问,想不想去长安成绩一番事业?”
王易心中一颤,也在琢磨李弘节问此话的用意,在没明白李弘节问话的意思前,也不肯意过多流露什么,当下也不露神色地回答道:“李刺史,长安乃我年夜唐之京师,天下无论是何人,都希望能有幸前往长安的!长安,固然是晚生很是向往的处所!”
“晨阳,如今皇上下旨让百官荐举有用之才,某觉得杭州之地,才情如这般的,绝无仅有,某已经在送往长安的奏报中,一并将的事都写上去了,皇上也已经看到了,皇上在批复的奏折中,也希望某能将这样的人才送往长安,”李弘节顿了顿,脸上绽出一个王易无法解其意的笑容,“若筹算往长安的话,某可以再将事奏呈于皇上,将修一封荐书于,可以持此书前往吏部衙门,那时自有人会将引荐到皇上面前的!”
听李弘节此话,王易心中顿起波澜,
“多谢李刺史的美意,只是此事事关重年夜,容晚生回去后,细细思量一番,再做决定!”
“如此也好!究竟�结果在杭州,名下也有很多家业,不是一下子就能抛的开的!”李弘节一语双关地道。
“多谢李刺史体谅!”王易一副很是感动的样子,恭敬地对李弘节行了一礼。
-----------
s:三江票挺不错的,但收藏推荐不给力,特别是推荐票,兄弟姐妹们,帮黄昏一把!推荐票推荐票多谢多谢!
第六十章 长安,非常向往的地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