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三章 朕要亲征高丽[1/2页]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八十三章朕要亲征高丽
      长孙无忌话刚完,一边的兵部尚李世积很快站了出来,奏道:“陛下,臣附议!臣也认为,应该举大军讨伐高丽!高丽君臣不听陛下的令,抗我大唐,犯我大唐属国,如今还逐我使者,坏我大唐声望,天下人共恨,我大唐师出有名,如今正是举大军讨伐高丽的时候!臣愿领军出征!”
      中侍郎马周也随在李世积后面奏,“陛下,臣附议!臣觉得,对不听服于大唐者,唯有以武力相讨才能解决!当初突厥入寇,朝中有官员力谏不成出兵,然陛下却令李特进兵进突厥,突厥终亡;吐谷浑攻我鄯州,朝中也有人力主不战,然陛下还是再令李特进出兵,青海之地终入我大唐版图;还有后来吐蕃、高昌、薛延陀,这些不肯听于我大唐的部落犯我,朝中皆有人奏不宜动干戈,臣以为,若这几次我大唐都不出兵,那现在我大唐周边还是边患四起,危机四伏!正是因为陛下果断下决心,派大军还击犯我大唐之敌,才使的如今我大唐边患消除夷臣服,版图日益扩大…所以臣觉得,对高丽这等不听我大唐号令,时犯我边关,还欠我中国血债未还者,一定要兴兵讨伐!”
      接着李道宗、薛万彻、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武将也都出列,陈请讨伐高丽!但否决的人也很多,主要都是些文臣,如黄门侍郎刘洎、左庶子于志宁、谏议大夫朱子奢等人,褚遂良也再次站出来,力陈离次举兵事不久,时间太短就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战事,恐天下苍生会群起而否决!
      支持和否决的人在朝堂激烈地回嘴,谁也不克不及服谁。
      就在褚遂良和李道宗辩论时候,李世民猛地站起了身,高喝一声,“诸位爱卿没必要再争论,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服,朕不克不及容忍高丽如此张狂,一定要给予其教训!高丽自古为中国之大患,朕要趁我大唐将多兵广之时,将高丽平定,不将此事留给后人!因此朕决定,将举大军讨伐高丽!”
      李世民的高喝震惊了诸臣,诺大的两仪殿内,一下子恬静了,连某些人的喘气声都清晰可闻!
      但也只是恬静了一会,褚遂良再次站出来,力陈如今讨伐高丽的坏处,建议李世民,要给天下苍生休生养息的机会,再过几年,待离次战事隔的时间长了,再举大军讨伐高丽。
      但李世民却不为所动,坚持趁现在高丽人逐我使者,并联合百济攻打新罗之时,举大军讨伐。
      因为李世民表了态,除褚遂良外,刚才否决起兵事的其他大臣,都没再站出来暗示否决意见,而褚遂良的建议当面被李世民驳斥,在李世民再次大声宣布,他决定举大军讨伐高丽,并获得许多大臣的支持时候,褚遂良也没再站出来,暗示否决。
      在前面几次朝议时候,一力主张举大军讨伐高丽的王易,终于放下了心,李世民这般决定,那出征高丽的事,将不会再有变数,战事将会在辽东演。
      王易也相信,因为有他这个很是详细研究过李世民亲征高丽那次战事经过的穿越人在,这次征战高丽的历史一定不会重演,李世民不会无功而返,无论如何,他都要促使高丽亡在大唐贞观年间。
      王易也知道,李世民会如此干脆做出征讨高丽的决定,还有转移愤怒的因素在里面,因为两个儿子作乱,这皇帝心里正窝着火,想找个不利蛋撒撒气,高丽的泉盖苏文倒好,不知趣地来惹怒了李世民,成了李世民的出气包。再过一些日子,那位高丽的大佬,还有他扶持去的傀儡,会知道他们嚣张要付出的价格,将是何等严重!
      就在否决出征的大臣溃退,支持讨伐高丽的朝臣们满意之时,李世民的声音再次响起来,“诸位爱卿,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时四次出师而不克不及得,折损我中国门生无数,朕要举大军踏平高丽,为中国报子弟之仇,为高丽雪君父之耻!因此朕决定,朕将御驾亲征,亲自领兵讨伐高丽!”
      大殿内完全恬静了,刚刚某些人的喘气声也听不到了,若有一根针失落地,应该清晰可闻!
      一些人是不是怀疑自己听错了,皇帝竟然要亲征?一些人是听得真切,但愣在了那里。
    &nb

第八十三章 朕要亲征高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