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四章 重死持义而不桡[2/2页]

那年那蝉那把剑 默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年轻公子微微拉长声音哦了一声,又问道:“老先生可是要去‘东都?”
      老儒生嗯了一声,然后似乎想起什么,摆手道:“当不起‘老先生三字,我姓孙,你们叫我老孙头,或是孙老头,都行。”
      年轻公子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喊出“孙老头”三字,而是将最后一个“头”字去掉,称呼了一声“孙老”。
      老人笑着答应一声之后,开始继续用饭。
      }j;永;久u免/费d看小☆说
      双方再无其他言语。
      片刻之后,老儒生将一大盘熟牛肉全部吃完,一壶茶水也喝了大半,起身结账之后,与一众萍水相逢的男女作揖告别,“老朽有事在身,要先行一步,虽说今日一别之后,多半难以再见,但老朽还是要再说一句,咱们日后江湖再会。”
      说完之后,老儒生出了摊子,朝镇外走去。
      南丰镇距离魏国的“东都”已经不足十里,他这一路行来,为了不闹得满城风雨,不曾显露半分神通,也尽力收敛自身气机,所以走得不快,甚至还有些慢。
      可是再慢,这条路也有走到尽头的时候。
      从春山港到“东都”,一路行来,老人看了许多沿途风景,不得不承认,魏王的治政手段丝毫不输于开创新政的当今陛下,如果他不为了一己私欲而妄启刀兵,那么也不失为一位可以名垂青史的贤王。
      可惜啊,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如果先帝死在了徐林北伐草原的铁蹄之下,那么这个天下还会姓萧吗?
      如果牧人起攻克了中都,那么这个天下还会姓萧吗?
      如果陆谦打赢了那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定鼎之战,那么这个天下还会姓萧吗?
      老儒生的答案是不会。
      可是天下根本没有什么如果。
      所以萧瑾必然要大兴刀兵。
      可能有人就会问了,既然如此,那他还来魏国做什么?难道是送死吗?
      也许是。
      傻吗?
      不傻。
      孙世吾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人生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说白了就是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民之所系,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直道而行,不计毁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身虽死,无憾悔。”
      “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哪怕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傻,实是因为这天底下的聪明人太多了,如果人人都这么聪明,都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都懂得审时度势,都懂得趋利避害,那么这个天下还有希望吗?”
      “该死之时不能退,当死则死,如果轮到自己应该站出来的时候却怯懦不前,人人如此,那么不仅仅是这个国完了,这个天下也完了,此即是亡国亡天下。”
      ……
      巍然“东都”虽然比不得帝都,但已经与四都末尾的北都相差无几,可以称之为一座雄城。
      只是今日这座雄城却是如临大敌,只因为城外来了一位背着书箱的老儒生。

第九十四章 重死持义而不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