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毛病给你算不了完,非得让你赔上许多银子。所以说在有官府的情况下,想要行侠仗义,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非你占山为王,搞得轰轰烈烈,官兵也拿你没办法,你才能有生杀大权,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李不叔年龄不大,三十多岁。行侠仗义赔了牛,赔了马,赔尽了所有的土地。但他初衷不改,依然在行侠仗义。慢慢的,房屋也赔了个干净,能卖的都卖了,住在了一间破旧的老屋里,吃穿都成了问题。老婆病了,没钱医治,不下一年工夫,撒手西去。
家里就剩下他和儿子两个人了,吃了上顿没下顿,侠客李不叔作了难。这样下去儿子迟早要饿死,自己的侠义事业还任重道远,给孩子找条生路成了燃眉之急。儿子李一童虽然年幼,尚算懂事,看到家庭破落如此,爹为了信仰义无反顾,是自己拖累着他不能吃顿饱饭,心里好生不忍,求爹爹先把自己卖了,等长大了再回来接爹去享福。
李不叔至此已是无奈,自己每天游走于外,孩子自己在家也没人照顾,闹不好自己哪天进了大牢或被仇人所杀,孩子说不定会饿死家中。不如趁早给他找个人家,也算是为李家留个根苗。
李不叔脾气不好,刚才在集市上被地痞老汉欺负,因担心动起手来儿子的安危,咬着牙忍了。现在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根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再怎么打,也不会把坏人打成好人,该杀的恶人太多,像割韭菜一样,他们也是恶人辈出。
李不叔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子威和风儿终于听了个明白。眼前的这个汉子为了当初的信仰,在执着的追求,已经倾家荡产了,还没有改变初衷,不得不让人佩服,只不过这种做法过于极端。“纷纷肉眼看成败,谁向尘埃识俊雄。”能够从早到晚走在同一条路上的,都是真正的英雄。
小孩李一童烧好了茶水,一碗一碗的放到众人面前。
子威抱拳说道:“想不到李大哥如此执着,实在令人佩服!我们是进京路过贵地,正好缺个书童,如果李大哥不嫌弃,就让这孩子随我前去,等他稍大一点再让他回来,你们父子再团聚如何?”
李不叔说:“我的情况公子已知,不瞒公子说,孩子自己在家,我着实放心不下,担心有人寻仇伤害了他。公子如果不嫌累赘,就把他带走吧,银子我是不会要的。”
子威说:“我们怎么样说的就得怎么样做,李大哥落魄如此,不要再那么多讲究了。”
子威让梁福从背包里拿出三十两银子交给李不叔,李不叔坚辞不受。
两个人一番你推我让,门口呼啦啦围过来一群人。李不叔伸手去摸宝剑,阿牛忽的站了起来。
为首的一个后生叫道:“谁是李大叔?出来!”
李不叔被叫成了李大叔,手提着宝剑跨出了屋门。
“本人李不叔,不知各位何人?为何到此喊叫?”
后生说道:“我,赵六子。庆安集上收税的田三是我干爹。你惹的祸你知道,今天让你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李不叔冷笑道:“我李不叔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正愁找不到恶人练剑,看看你们的脖子硬,还是我的剑硬!”
赵六子大喊一声:“都给我上!”
第七十一章十年磨一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