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章战李唐[2/2页]

无限之战火纷飞 杀人放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所以对于李渊好面不肯认错的行为,遭到了很多大臣的指责,而这样一来更贱激起了李渊的脾气,不仅将这几个大臣罢官,丢进监狱,还说李世民结党营私,在朝兴风作浪,让李世民以后不得出天策府一步。
      李世民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心气又被李渊给弄没了,李世民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就凭李建成手下的那几个废物,根本不可能是项辉等人的对手。
      就算长安,城高强厚由胜洛阳,就算有潼关和汜水关这样的雄关,也挡不住项辉的猛攻啊。
      事实上也没有错,出了项辉以外,其他几路都进展顺利,一路上虽然敌军节节抵抗,但是仍然被沈落雁等人步步紧逼。
      而项辉则是因为汜水关和潼关的阻挡所以才不得不放慢脚步,项辉也不着急,知道其他几路人马进展顺利,到时候就可以路合兵进攻长安了。
      还别说,潼关得确实千古雄关,虽然没有虎牢关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但也差不到哪去。
      项辉也没有想过要毕其功于一役,所以讲军队分成几班,轮流休息和进攻。
      虽然里面的守军也可以这样做,但是项辉可不着急,项辉只需要等着就行了。
      里面的守军可不一样,其他几路兵马,很可能在收拾了面前的敌人后,转过头来进攻长安,到时候自己就算打败了项辉也没有用,坐镇潼关的是李渊的三李元吉。
      他很清楚现在李唐的处境,一切投在向着李世民的意思前进,除了自己这里以外,其他几面敌人都是势如破竹。
      现在自己的父亲是骑虎难下,李渊也很清楚,但是让他放下脸却和李世民认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那些大臣们整天的指责,让李渊很没有面。
      这就是君臣冲突的根源,皇帝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但是由于没有台阶下,所以不得不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进。
      而大臣则一味的职责皇帝昏庸,来表现自己的忠贞,殊不知他们的皇帝已经知道错了,只不过他们让皇帝下不来台,最后就是这样一个死要面活受罪的情况。
      不到生死存亡的罐头他们是不会幡然悔悟的,进攻太原的沈落雁进展很顺利,坐镇太原的是李渊的弟弟李神通,不得不说,李神通人如其名。
      确实有些神通,不过在行军打仗方面就不那么神通了,战斗一只被沈落雁牵着鼻走。
      被沈落雁打的左支右绌,疲于奔命,最后被沈落雁设伏全歼,太原全线失手,随后回合虚行之,将整个京兆一北全部拿下,然后进攻朔方的梁师都,榆林的郭和定襄的刘武周,最后在马邑和宋智回合。
      秦叔宝一面是对李唐最有威胁的一路,所以太府的一干高手全部都在这一路。
      秦叔宝知道自己没有项辉那样,的身手,没法面对这么多人的围攻,所以也不和他们纠缠。
      一百万骑兵,完成两路,一明一暗,明的则四处进攻调动太府的兵里,让其四处支援。
      暗的则在李唐兵里调走之后再一举攻城,最后傅君绰这一路是最轻松的,因为这边没有什么高手兵里也不算多。
      而且十分分散,进攻起来得心应手,所以这一路也是进展最快的,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将李唐南方的诸郡全部拿下。(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战李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