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英民。
然后二人商议着在中心市场内贩卖刀具。小周希也加入了进来。
二人交过摊位税,进入市场。
这次一看,虽然还有一、俩家也在卖着菜刀之类,但是都只是些普通货色,并不是和他一起狩猎的队员或者家属在卖。
想必其他队员要么已经将手上的货处理掉了,要么就是还想再等段时间再出货。
三人找到一个空摊位,开始摆摊。
一开始,他们将价位定在了和普通刀具差不多的价格上,但是随后,李文艺就发现,他们的价格定的太低了,以致于来买的人都想批发他们的刀具。
于是,李文艺找了个借口三人一起离开。
在馆内区找到了知情的同势力的人打听情况。
果然发现他们这一批次的刀具比起普通刀具来,质量明显好了一大截,因此价格也可以提的更高。
再一次。
李文艺和英民、周希在中心市场重新找了一个不同位置的摊位开始摆摊。
不一会儿,原先在他之前摊位上排队的人就又集中了过来。
他们还要求李文艺继续按原来的价格卖给他们货物。
“哎呀,原来是刚才的客人啊,那真是太好,我刚刚出去,碰到一个熟人,说了俩句。
他问起我卖菜刀的价格,结果一说才知道我们卖得太亏了,我又问了一些其他人,也是这样说,我现在心都在疼着呢,你们能再过来碰面真是太好了。
这样,我现在以原先价格再买回来,每把再加二十钱当作你们赚得。感谢大家,买过的现在可以把菜刀再卖过来!”李文艺这样开口说道。
众人就知道不可能再买到便宜的菜刀了,大部分人就都散开了。
少数几个还继续留下的,都是真正有需求的人。
接下来,李文艺、英民就以新价格:菜刀四百五十角钱一把,多用刀三百五十角一把,剪刀二百角一把,水果刀之类的一百角一把开卖。
之后,他们一直卖到下午三、四点钟,就成功卖出去了五十多把。
收入也超过了一万角钱的数额。
这时,李文艺就提议收摊,领着周希一起逛市场。手里有了钱,自然要花销一翻。
一翻消费和吃喝之后,三人路过了一个改造金属武器的摊位。
李文艺和英民一下子停住了脚步,走上前去。
只见摊主是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一脸青春,眼睛特别有神的样子。
李文艺直接开口问道:“你这里怎么算价钱?”。
“要看金属的分量和质地。”这男子说话声音透着一股金属的味道。
李文艺从英民的背部中拿出一把菜刀递过:“像这样的呢?”
青年接过一看,立即俩眼放光的抬头说道:“你这样的还有多少?”
“大菜刀还有十把,多用刀还有二三十把,水果刀和剪刀也有三十多把。”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第三十九章 市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