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五行真意[1/2页]

通臂神猿 既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按玉简和叶展鹏描述,外界修士必须等结丹成功,才会去修炼什么本源真火。袁无忌还知道这火不是别的,正是鼎鼎大名的丹火,能温养元婴、炼制法宝,甚至补完内世界的真火。
      丹火的作用非常大,修士的本命法宝,要用丹火炼制和温养;他们的元婴、元神,也要文武丹火温养;其内世界由种子到萌芽,最后进化成真正的世界,更少不了丹火的参与。
      而像袁无忌此时所做的,强大的丹火还可当神通用,护身对敌效果不凡。
      因此练出高质量的丹火,是修士结丹后必备的功课。
      人间的凡火温度不够,缺少道韵与灵X,可不能拿来炼法宝。至于天地神火倒能炼法宝,但炼出的法宝强是强,却与修士的契合度不高。
      想拿这种法宝做本命法宝,修士还需费心重头炼制,可能法宝太强大反而炼不动。
      再说他们的小世界才成形,刻不容缓的关键问题,得尽快修出世界之主元婴。那肯定得用含有本源信息,世界JiNg华的本源火去温养,元婴才会和他们息息相关。
      不然等他们修出元婴、元神,却与自己的世界格格不入,岂不是闹天大的笑话么?
      至于丹火为什么称丹火,而不是称呼别的?因修士筑基时真元纯度不够,身T强度、神识等也不够,所以不能越级修出本源火。
      等他们终于成功结丹,不论丹成几品高低,实力都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此时他们像叶展鹏一样,才敢尝试激发金丹,炼出小世界的本源火。
      此火由金丹期修出,又由金丹激发,故名丹火。
      不过袁无忌天生不与人同,从来喜欢越阶挑战,不论是修行还是对敌。
      在祖地广场决斗的前夜,他丹田突然分YyAn,觉醒双祖灵那会,就可看出他起点b别人高。后来他经过自身努力,更早早修出高品质的真元,和太yAn真火本质一样的纯yAn之气。
      可惜他以前的身T强度,神识强度等等也不够,根本不敢去激发纯yAn真元,让其生出太yAn真火来。
      算因祸得福吧!
      直等被东皇“放逐”归墟,他迫不得已天天使用神识,更苦修神秘强大的金身。至此他的身T和神识,先一步达到激发真火的标准,差只差那倒霉的金丹。
      幸好现代人重生,思想反而没有条条框框,袁无忌更不按牌理出牌。从玉简和叶展鹏那里,他知道本源火十分重要,也了解到激发丹火的秘密,竟不管不顾地想越阶尝试。
      有过控制太yAn真火的经验,身T、神识和真元达到标准,更获得朱雀的控火传承,他放胆一试之下……真成功了。
      就在不久前,他不顾叶展鹏的警告,勇敢执着地激发真元。结果出人意料,让叶展鹏深感自卑……他真在筑基期修出本源火,等级非常高的太yAn真火!
      想想分强大的胜春道人,分元神都怕太yAn真火炙烤,当场被袁无忌用真火箭S伤。叶展鹏天赋再好、再天才,对帜热的太yAn真火,对修出太yAn真火的袁无忌,能不感到自卑么?
      按他的见识见闻,还从没听说过,有谁在筑基期,已修出太yAn真火。
      能被东皇看重的人,果然不可用常理来计!
      想不通袁无忌的行为,叶展鹏只能用这个理由来开解,免得JiNg进的道心受损。
      只有袁无忌这个怪才,敢越级尝试激发太yAn真火,不顾真火致命的高温。当然在修炼真火的过程中,他也是经过千般的痛苦,最后凭超强的毅力坚持下来。
      这次越阶修出真火说明,袁无忌的天赋也不一般,甚至可能b甘露重生的人高。
      要知道叶展鹏身具大宗门的传承,又有修行一次的经验,第二次重修才涉及水木两行,却不敢越阶先修真火。
      而袁无忌与他完全不同,筑基期就气分YyAn,修出更本源的YyAn二气。
      通过玉简中的海量知识,袁无忌现在对YyAn和五行,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YyAn五行的来源是混沌,但没有谁一开始修行,就有本事去修混沌之气的。也许传说中的上古神明,才敢去修炼什么混沌之气,却不会被混沌同化吧?
      从混沌到开天辟地,一气开始分YyAn五行,这里又涉及到先天后天。
      YyAn五行中“木曰曲直”,意为“少yAn”木气,具有生长、升发的特X;“火曰炎上”,是“老yAn”火气,具有发热、向上的特X;“土Ai稼穑”,是指“五行混杂”土气,具有生化、埋葬、包容万物的特X;“金曰从革”,是“少Y”金气,具有肃杀、变革的特X;“水曰润下”,是“老Y”水气,具有滋润、向下的特X。
      修士基于大道方面的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的特X,可相b拟的各种事物、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YyAn中。
      这是大概念上的归类,是类别特X的cH0U象归类,并非单指木、火、土、金、水本身。而且其中的五行和YyAn,又分别指后天与先天,不论有没有形质或实T。
     &nbs

第十七章 五行真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