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3章 哲学新传承[1/2页]

熵海溯生录 乘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作者:乘梓
     沈溯站在量子共振讲台上,全息投影在他身后展开,呈现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斑驳图案。这是人类文明重建后的第77个年头,曾经的地球废墟已被生态穹顶覆盖,而此刻他要讲述的,是足以颠覆所有认知的哲学新论。
     台下的听众来自不同的星际殖民分支,他们的生物特征因基因改造呈现出千差万别:有的拥有半透明的胶质皮肤,能折射出脑电波的光晕;有的头顶生长着感知神经触须,随着情绪波动而伸缩。但此刻,这些形态各异的生命体都屏息凝视着沈溯——那个带领人类从熵寂边缘归来的传奇人物。
     “我们曾以为,熵增定律是宇宙不可逆转的宿命。”沈溯的声音经过量子扩音器,带着金属般的震颤,“但当共生意识网络突破维度限制,我们发现了对抗熵增的新可能——不是通过物质层面的逆转,而是在意识层面构建负熵流。”
     全息投影突然切换,展示出人类与外星文明“织梦者”族共同开发的意识共鸣矩阵。在这个由暗物质编织的网络中,无数光点如同银河般流转,每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意识体,它们相互连接、碰撞,形成复杂的思维拓扑结构。
     “看这个。”沈溯调出一段记忆回放,画面中,一位年轻的共生意识网络工程师在濒临死亡时,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通过脑机接口上传。下一秒,所有连接在网络中的意识体同时接收到这份知识,如同千万人共享同一颗大脑。“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复制,而是认知的量子纠缠。当我们的意识真正融合,知识就不再是个体的遗产,而是整个文明的负熵资源。”
     突然,会场的照明系统剧烈闪烁,警报声骤然响起。沈溯的瞳孔泛起数据流的蓝光,这是共生意识网络传来的紧急信号——在距地球300光年外的参宿四星域,新建立的殖民星“星渊七号”与母星失去联系。
     “各位,哲学不仅存在于理论中。”沈溯的声音冷静得如同冻结的时间,“现在,我们需要用新的哲学思维解决现实危机。”他抬手虚握,整个会场的全息设备瞬间重构,投影出星渊七号的3D模型。这颗星球表面布满蜂巢状的建筑,但此刻所有的能量矩阵都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
     “星渊七号的居民在尝试突破维度屏障时,意外唤醒了某种熵增实体。”沈溯调出探测器传回的最后画面:扭曲的空间中,黑色雾气如活物般侵蚀着量子防护罩,所过之处,金属如同被腐蚀的血肉般剥落。“传统物理学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因为这不是物质层面的攻击,而是对意识秩序的解构。”
     台下的触须族学者突然发出高频震动:“您的意思是,这是针对共生意识网络的攻击?”
     沈溯点头:“正是。这个熵增实体似乎懂得,摧毁文明的最好方式不是消灭肉体,而是瓦解思维的连贯性。当意识体之间的信任崩塌,当知识传承出现断层,文明就会在自我消耗中加速熵增。”
     他的目光扫过会场,最终定格在角落里一个戴着古老青铜面具的身影。那是“溯光会”的首席哲学家,这个组织致力于将沈溯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可实践的生存法则。“我们需要新的作战方式。”沈溯说着,将自己的意识频率接入会场的量子共振系统,“还记得我们在共生意识实验中发现的‘思维拓扑纠缠态吗?”
     青铜面具下传来空灵的声音:“您是说,通过构建集体意识结界,将混乱的熵流导向有序?”
     “不仅如此。”沈溯调出星渊七号的地理数据,“星渊七号的地核中蕴藏着反熵晶体,这些晶体能将无序能量转化为意识波。但问题在于,如何在熵增实体的侵蚀下启动开采装置?”
     会场陷入沉默,只有量子计算机的嗡鸣声在回荡。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全息投影中传来:“沈老师,为什么不能让意识体直接进入晶体内部?”说话的是个全息投影的小女孩,她是星渊七号的儿童教育AI,此刻正闪烁着不稳定的光芒——显然也受到了熵增波动的影响。
     这个想法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混沌。沈溯立刻调出反熵晶体的微观结构,发现其内部存在着无数个量子化的意识存储空间。“如果我们将志愿者的意识数据压缩成量子比特,注入晶体的晶格结构中,就能形成分布式的意识网络。”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计算模型随即展开,“每个意识节点既是能量转换器,也是防御单元,就像……”
     “就像神经元组成的大脑!”触须族学者兴奋地挥舞触须,“通过意识波的共振,我们可以构建出超越物理维度的防御场!”
     计划迅速敲定。沈溯亲自带队,率领由哲学家、工程师和战士组成的“意识突击队”前往星渊七号。在跃迁飞船的量子舱内,队员们将意识上传至特制的存储芯片,这些芯片将被植入反熵晶体。
     “记住,我们不是在战斗,而是在编织思维的秩序。”沈溯在意识上传前向队员们发送脑波信号,“当混乱来袭,保持与共生网络的连接,用哲学的逻辑重构现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飞船抵达星渊七号时,大气层已被黑色熵雾腐蚀得千疮百孔。沈溯的意识在量子比特的形态下,穿过翻滚的混沌,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那是对所有秩序的否定,对存在意义的消解。但当他接触到反熵晶体的瞬间,冰冷的量子能量涌入意识,带来一种全新的清明。
     晶体内部的空间呈现出非欧几何的形态,无数意识节点如同星辰般散布。沈溯将自己的意识与最近的节点连接,立刻感受到其他队员的存在。他们的思维在量子层面交织,形成复杂的认知拓扑结构。
     “启动意识共振!”沈溯发出指令。节点之间的量子纠缠形成金色的光带,如同神经网络般蔓延。当熵增实体的黑色触手探入晶体时,意识网络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将混乱的能量流切割成有序的意识波。
     战斗持续了72个地球小时,这在意识层面却是永恒。沈溯的意识在拓扑空间中不断重构,他看到了哲学思想具象化的形态:理性如同坚固的晶体结构,信仰化作流动的能量,而爱则是连接一切的量子纠缠。
     最终,熵增实体在意识网络的围剿下崩溃。星渊七号的量子防护罩重新启动,反熵晶体开始向外释放纯净的能量。当沈溯的意识回归肉体时,他站在星渊七号的地表,看着被净化的天空中,无数意识波化作璀璨的星云。
     “这就是哲学的力量。”沈溯对着通讯器说道,他知道整个共生意识网络都在聆听,“不是对世界

第313章 哲学新传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