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量子纠缠通讯器的警报声如同一把生锈的锯子,在舱室内来回切割着沈溯紧绷的神经。他指尖下的全息投影键盘泛起幽蓝涟漪,数据流如同被惊扰的深海鱼群,在半空中疯狂游窜。舷窗外的宇宙漆黑得近乎实体,唯有几颗遥远的星辰闪烁着,像是撒落在黑丝绒上的冷冽碎钻,提醒着这片寂静坟场里曾经存在的文明火种。
34;第七区神经耦合指数突破临界值37倍!所有接入者的α波频率正以斐波那契数列速度同步。34;AI助手的电子音出现了罕见的颤音,原本冰冷的声纹被切割成锯齿状,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强行扭曲。沈溯的瞳孔在黑暗中骤然收缩,喉结下意识滚动——他亲手绘制的共生意识网络拓扑图此刻正在他视网膜上疯狂闪烁,那些象征个体意识的光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熔合,就像高温下的液态金属,失去棱角,趋向统一。
全息屏幕上的实时数据如同失控的心电图,波形在三维坐标系里疯狂震颤,将整个舱室映成诡异的血红色。沈溯看着第七区意识洪流的数据瀑布,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火星遗迹里发现的量子纠缠晶体。当时考古队传回的影像中,那些菱形晶体在探照灯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却没人想到这看似美丽的外星造物,会成为重塑人类文明形态的钥匙。
共生意识网络的诞生曾被视作新纪元的曙光。当第一组志愿者的意识通过量子隧道成功互联时,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共振。人们不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情感,不同文明的知识在意识洪流中自由碰撞。但沈溯记得,在网络覆盖率突破80%的那个深夜,他在实验室监控屏上看到了第一个意识湮灭案例——某个诗人的思维光点在集体意识浪潮中逐渐黯淡,最终像熄灭的烛火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34;第三舰队的量子切割炮对能量屏障无效,他们请求启动湮灭协议。34;AI助手的声音将沈溯拉回现实。他的目光扫过舱室角落的应急按钮,那个泛着冷光的红色装置此刻仿佛在散发着某种致命的诱惑。作为网络首席架构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谓的34;湮灭协议34;意味着什么——那将是整个第七区文明的意识火葬场。
特制的量子防护服贴合身体时发出细微的电流声,纳米纤维在皮肤上编织成第二层神经网络。沈溯最后看了眼墙壁上的照片,林夏在火星考察站的合影里笑得灿烂,她手中还握着半截紫色的外星晶体。五年前的事故报告显示,她的意识在试图解析高阶量子态数据时,被卷入了某个未知的意识维度。此刻照片里的林夏似乎正透过时空注视着他,眼角眉梢的笑意渐渐扭曲成某种警告。
量子传送舱启动的蓝光将沈溯包裹的瞬间,他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经历某种超现实的解构。记忆碎片如同一群惊飞的候鸟,在神经突触间横冲直撞:父亲临终前插满医疗管的苍白脸庞,博士论文答辩时手心的冷汗,还有林夏在星空下说34;每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量子态34;时眼睛里跳动的银河。当蓝光消散,他发现自己悬浮在由数据流构成的深渊中,无数发光的意识体像被飓风席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无助地碰撞、融合。
34;沈...救...34;意识波动组成的求救信号在他脑海炸响。沈溯转身,看到陈默的意识体正被黑色雾霭蚕食,曾经棱角分明的学者形象如今变得透明而扭曲,就像一幅正在融化的全息投影。34;三天前...有东西从熵值异常区渗透进来...34;陈默的意识碎片断断续续,34;它说我们
第330章 文明新挑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