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 微臣今日得到消息, 何国国主正在前往我国, 其亦有上交域图之意。”严威刚得到消息便进京禀报。
     “朕知道了。”郁承渊面上并无太多欣喜之意。
     扩大疆域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值得重视的事,对现在的崇国来说却已经习以为常。
     各国滞留在崇国京都的使臣, 先是得知了周国与巫国奉上域图时的场面, 后又听闻了崇国士兵在北国和明国的举动,对崇国更加敬畏。
     这份敬畏也顺着使臣们的传讯手段,传递到了各国内。
     自左豪带兵回返京师后, 陆陆续续有不少小国选择上交域图。
     郁承渊见得多了, 自然便谈不上欣喜。“文臣名单上还有不少人选, 暂时可以应对眼前的状况。前些谁日朕给你的那份名单,核查的如何?”
     “核查结果尽在此处,还请陛下过目。”严威忙捧着几本厚重的文书上前一步。
     郁承渊接过文书, 随手翻看了几页,对文书上的内容便有了考量。“至少有一半可用之人, 足以填补近日崇国的人才缺口。”
     崇国记录在册的人才大多都有了安排,今年科举特意扩招出来的人才也已经安排好了大半。但对比这增长出来的疆域,崇国域内的有才之士颇有几分供不应求。
     众人皆知这只是表象, 崇国疆域内定然也有不少怀才不遇之人, 亦或是有才却无心为国效力的才子的……这样的情况哪国都会有。
     为了挖掘这部分人才, 郁承渊鼓励各地推举, 再以长生之名诱;『惑』, 得到了一份有才之士的名单。
     严威这些时日的任务, 便是将名单上众人的情况核查出来。将其中弄虚作假、有才无品的人剔除。
     “愿意奉上域图的国家仍是少数, 大部分国家仍在观望。诸国观望形式的这段时间,臣等会全力为陛下收拢人才。”严威言辞恳切。
     崇国先后已经拿下了周国、巫国、北国、明国,除了巫国之外另外三国皆是曾与崇国齐名的大国,疆域十分辽阔。将疆域打下来并不是结束,必然要有人管理。
     在很多人眼里,崇国将四国管理好都要耗费不少力气,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心思去攻打其他国家。哪怕继续进军,肯定也只会有几个倒霉鬼,崇国总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怀着这样的心思,不少国家都心存侥幸,选择观望。
     那几个选择奉上域图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皇室对国家的掌控力很强。
     他们选择奉上疆域图,是因为亲眼见证了周国和北国、明国皇室完全不同的结局。
     周国自行奉上域图,皇室和原有的臣子们皆被崇国接纳,皇室成员也有可能被重用。北国、明国这两个被攻打下的国家,仅有少部分的臣子被任用,而且皆是贬职任用。皇室成员行为过激的被直接击杀,其余人也尽数软禁。
     两种结局对比之下,几国皇室不敢用短时间的高高在上来赌后半辈子的自由,故而选择了奉上域图。
     至于之前郁承渊曾说过的投诚方式,诸国之中反倒没有人去选。
     有周国这么一个大国奉上域图在前,作为属国投诚根本显现不出什么诚意。最终仍免不了并入崇国,倒不如直接选择上交域图,也能尽快为国人争取一个相对较好的条件。
     “人才是要尽快收拢,哪个国家都不会嫌弃人才多,但也无需太过苛求。”郁承渊继续翻看手中的文书,“人才的短缺只是暂时,待更多人突破筑基期,很多位置都能空出人手来。”
     “筑基期?陛下手中有可以削减人手的术法?”严威瞬间便理解了郁承渊话语中隐藏的含义。
     郁承渊抬头对上严威的视线,“筑基期可以使用远距离传讯之法。”
     穆靳前几日给郁承渊的玉简中刻有远距离传讯之法,而且不只有一种。
     这远距离传讯之法说起来并不算复杂,筑基期便可以使用,甚至可以亲手传讯灵符。
     不过无论是传讯玉还是传讯灵符,都需要一种材料来协助。这种材料郁承渊在外界并没有见到过,空冥境却有不少。此次崇国收拢的材料,足够为该装备的人装备上。
     “远距离传讯之法。太好了!如此一来便无需那么多人来往送信,监察史也可以削减一些人手,对崇国来说的确是天大的好事。”严威面『露』喜『色』。
     郁承渊的眸光在严威面庞上停留了片刻,方才开口。“传讯符对监察史影响的确不小,普及灵符时还需爱卿配合。”
     “此乃微臣职责所在。”严威忙应下。
     “很好。”郁承渊对严威的表现十分满意。
     严威近日暂代御史大夫之职,虽目前还是暂代,但所有人都知晓这不过是他对严威最后的考验。只要严威暂代御史大夫期间没有犯什么大错,这个位置便非他莫属。
     御史大夫一系重

第117章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