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使得,可多放些。”
     老管家正欲去办,苏洋生又叫住他道:“阿福,等等。”
     阿福回过身,“老爷还有何事吩咐?”
     苏洋生思虑道:“这样,你去钱庄支取两贯铜钱,半贯给胡同口那些乞丐分发过年的庆资。半贯捐给城隍庙,半贯捐给清凉寺。再留半贯,买些糖果、糕点,谢送于给街坊。请你家大郎来帮忙,二两银子的月钱照算。”
     “得嘞。我家大郎、二郎如今归家,也无甚事情,全来帮忙,老爷待老奴一家不薄,哪里还能厚着脸取那月俸。老爷,老奴这就去办。”
     却不等苏洋生再说,出了门去。见此,他只得摇摇头。
     听了苏府门口的火炮声响,周围街坊一惊,这苏家少爷这不是病愈就是病逝,都清了装束,迅速往他家而赶来。
     家中大事,不管如何,都要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互相帮衬才是邻里风气。
     加上平时苏洋生待人和善,为人忠义,自是许多人前来。
     众人听闻二公子大病而愈,纷纷上前道贺。
     些时,见无事,有人准备离去,苏洋生不允,说什么都要吃了酒席才能散去。
     不多时,镇上春山酒楼的厨子就吆喝着几辆马车到了苏府门前,伙计扫雪架起临时灶台铁锅,拉来了桌凳,倒也轻车熟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街坊邻居帮着摆放,清理积雪。
     布店也送来了两匹红,老板还放了一串火炮,热热闹闹的将红挂在了苏府大门前。
     不知何处窜出来的许多孩童,在周围嬉戏打闹,争抢着着未燃尽的火炮。
     本来寂静的街道,一时间倒也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宴席持续到了傍晚,才慢慢散去。
     苏家二公子病好了,在木南小镇上也没有什么波澜。
     只有石河塘村的村民长舒了一口气,毕竟此事因己方而起。
     苏洋生为人善处,谈吐不凡,内才不俗,虽无功名,却交好地方乡绅豪强,与官府之人也有往来,若是真要怪罪,恐怕石河塘村几个起事者着实讨不了好。
     年关将近,虽腊月寒冬,但是镇中却亮起了许多红灯笼,官道上来往的行人马车也多了起来,多是归乡过节之人。
     集市也热闹起来,虽然不时的下起雪,但是年关换取过年花销用度依旧是大部分家庭唯一的选择,所以大雪影响不了售卖的脚步,也满足了购买者所需。
     相比平时,反而商品种类多了许多。
     苏小楼苏醒后,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像以往那般,闲不住吵闹要出去玩耍。反而是时常待在房内,竟然头破天荒看起书来。
     对此,苏洋生夫妇再次检查儿子身体,见精神无恙,才放下心来。
     近一个月的调养,面色也红润起来,所以颇为惊喜,只是问他想不要想去书院读书,他一口回绝,而且是坚决不授。
     夫妻俩这才发现自家儿子根本没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古人诚不欺。
     在房中待得烦闷,经过再三哀求,他老娘这才同意他出去逛逛,不过叫银月看好他,如果乱跑就直接抓回来。
     所以这是苏小楼占据这具身体后,第一次出院门。
     从最开始的恐惧不安,到了融合身体主人的记忆,到现在适应后的浴火重生,心里万般的惊喜无以言表,这重活一次,定要看遍世间美景。
     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世界不是现代社会,又令他苦恼不已,古代可没谁跟你讲规则法律,难道也要去考取功名?
     所以他尝试看了大半个月的古书,难,实在太难。
     前世他是一个学霸,虽自认天赋不俗,但是要青灯苦读大半辈子,去博取那缥缈的功名,怎生对得起这重活一世,哪怕是一场梦他也不愿意。
    喜欢。
  

第3章 寒冬腊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