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徐兵过境[2/2页]

锁情扣 追风总会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间组装起来非常便捷。
     “丫头,再拿几个灯过来。”赵樽站在梯子上冲韩蕾喊道。
     韩蕾应了一声,站起身来。她从纸箱里拿出几个太阳能灯正要递给赵樽,却突然瞳孔一缩,双眼直直的看向远方。
     远处,曲临江对岸的树林里,似乎有一些黑点在缓缓蠕动,引起了她的注意。
     “你看,那是什么?”
     韩蕾放下手中的灯,指着江对面的那片树林,眉头微皱,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
     赵樽闻言,抬手遮在额头上,眯起眼睛远眺。
     江风拂过,他的衣角微微扬起,目光却紧紧锁定在那一片黑点上。
     “太远了,看不清。看上去像是蚂蚁,但又不太像。”
     “胡扯。隔那么远,怎么可能看到蚂蚁?”
     韩蕾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随即从空间里迅速取出一副望远镜,动作利落地调整焦距,然后看向江对面。
     韩蕾蹙眉道:“是一支军队,正在向我们这边行军,好像打算过江。”
     说完,她将望远镜递给赵樽,示意他仔细查看。
     赵樽站在梯子上接过望远镜,仔细打量着对岸的动静。
     片刻后,他放下望远镜,神情严肃。
     “是徐州的军队,我看到领兵的将领宋元庆了。”
     赵樽沉声说道,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突厥进攻永安城,曹雄或者李刚向朝廷求援,朝廷就近向徐州调的兵。”
     韩蕾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应该是这样吧。”
     随即,她又好奇的问:“宋元庆是谁?很厉害吗?”
     赵樽一边将望远镜的挂绳挂到自己的脖子上,一边给韩蕾讲解。
     “宋元庆为人正直爽快,是宋家的小儿子,从小酷爱习武,武艺了得。全宋家就他一个武将。”
     说完,赵樽的目光在江面上游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远处的石桥边,徐州军队正缓缓行进,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赵樽站在高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渐渐的,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侧过头,压低声音对身旁的韩蕾说道:“丫头,我们的军队,有了。”
     韩蕾的双眸一亮,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怎么说?”
     “呵呵。”赵樽但笑不语。
     韩蕾看了看江对岸那像蚂蚁一般向前蠕动的黑点,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难道,你想拦截这支徐州的军队?”
     赵樽没有直接回答,跳下梯子后只是神秘一笑,目光深邃如潭水。
     “不,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韩蕾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见赵樽如此笃定,便也不再追问,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赵樽转过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华天佑身上。
     华天佑正在另一根钢管前挂灯,赵樽冲他挥了挥手,语气有些急促。
     “天佑,赶紧下去把发电机和抽水机关了,然后回水泥厂。快点。”
     按照他的猜测,徐州的军队若是去支援永安城,看行军的方向,怕是想从扶风县过境,穿过沧澜县直接到达永安城。
     抽水机和发动机的轰鸣声太震耳,若是徐州军队过江时听到轰鸣声,发现了这两种现代机器的存在,那可就有大麻烦了。
     所以,必须赶在徐州军队到达江边时,先关掉机器。
     赵樽发话,华天佑也挥手地应了一声:“好。”
     随即,他动作利落地跳下梯子,屁颠屁颠的去发动了三蹦子,朝着山下疾驰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华天佑的身世颇为特殊。
     他自幼体弱多病,襁褓中时曾几近夭折,因此恒国公奏请了先帝后为他取名“天佑”,寓意上天保佑他平安健康。
     恒国公对他极为溺爱,几乎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华天佑便养成了纨绔不羁的性子。
     在家中,他如同个小祖宗一般,全家人都围着他转,事事以他为先。
     然而,自从他进入国子监念书,结识了赵樽之后,他的性情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像从前那般目中无人,反而对赵樽言听计从,仿佛成了赵樽的小跟班。
     这种转变,连他自己也说不清缘由,或许是因为赵樽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让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吧。
     赵樽目送华天佑离去,转头对韩蕾说道:“丫头,我先送你回去。”
     韩蕾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用,你先去忙自己的吧。我这里活儿还多呢。”
     赵樽见她坚持,便不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随即也发动了三蹦子,朝着山下驶去。
     韩蕾站在原地,望着赵樽远去的背影,心中思索着赵樽究竟要怎么搞来军队的事。
     她知道,赵樽一向心思缜密,行事果断,但这一次,她担心赵樽的计划会有危险。
     韩蕾不禁暗自祈祷,希望一切都能如他所愿。
     华天佑将三蹦子停在江边,两台现代机器的轰鸣声渐渐消散在潮湿的空气中,江水哗哗的声音重新占据了这片寂静。
     回到水泥厂后,赵樽将华天佑拉到一旁,低声耳语了几句。
     华天佑的神情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得凝重,最后他点了点头。
     “这个我会,你放心吧!”
     赵樽见状,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他的回答颇为满意。
     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迅速朝着规划中的鸡鸭场方向走去。
     自从韩蕾采用爆破方式开采铁矾土后,采矿场的劳动力被重新分配。
     除了留下几十名民夫,负责装车和驾驶三蹦子运输之外,其他几百名民夫,都被调往了鸡鸭场和养猪场的建设工地。
     荒地上,土壤贫瘠,大大小小的石块遍布,或深埋在泥土中,仿佛这片土地从未被驯服过。
     民夫们弯着腰,有的用铁锹挖掘土壤中的石块,有的则将采集的石块垒成养猪场和鸡鸭场围墙的雏形。
     等围墙垒好之后,外面再浇筑混凝土。这样,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开垦荒地。
     两个场地的外面同样要建简易的化粪池,等场地投入使用后,清理腐化的粪水可以用来浇灌开垦出来的荒地,种植农作物。
     赵樽和华天佑的脚步匆匆,脚下的碎石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们的目光不时扫过远处的官道,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鸡鸭场的规划地就在官道旁,徐州军队若是经过,必然能看到这里干活的民夫。
     赵樽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心里计算着时间。
     他低声催促华天佑:“我们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把这里的事情安排好。”
    喜欢。
  

第136章 徐兵过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