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皇祖父,这是孙儿和黄师傅两人精心推敲准备的,里边很多方法如果实施下去,对我大明的财政绝对是一副救世良药!”朱允炆心有不甘地说道。
     他知道,如果这次再被朱元璋否定一次,那自己和朱允熥之间的争夺,就只能更加被动了!
     所以即便是不能当场发作,他也要朱元璋给一个说法!
     其实,朱允炆这份奏折出现的有点晚了,如果实在八年之前,朱元璋就算不会采纳,也肯定会很欣慰。
     里边关于朝廷财政的一些说法,和朱元璋以前的想法差不多。
     但是,也仅仅是和以前,还是差不多。
     自从朱元璋和宁羽相见之后,他的胃口就变了!
     宁羽一直都说,朝廷的财源,仅仅依靠节流是不够的,而现在朝廷的那些政策,如果是想要开源的话,除了加税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
     可是朱元璋又是那种爱民如子的皇帝,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会对百姓加税。
     所以,明朝官员的俸禄才会这么低。
     而宁羽把后世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经济学知识说了一点,就让朱元璋彻底改变了。
     虽然,朱元璋觉得,现在大明还不能向宁羽说的那样操作下去,但只要他们努力,就肯定会实现。
     比如这次的摊丁入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且在可预期的几年,肯定会大有成效!
     这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吃惯了山珍海味,冷不丁换成粗粮,谁都受不了。
     见识了宁羽神奇的赚钱手段,加上他玄而又玄的经济之道,朱元璋对朱允炆这片开源节流疏就根本提不起一点兴趣来了。
     甚至还觉得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瞎想!
     “允炆啊,你这个办法虽然可以让朝廷节省一些钱粮,可是你想过没有,朝廷每年的赋税就只有那么多,就算你再怎么节省,你能保证没有点突发情况?
     比如今年,朝廷原本的财赋收入完全可以有不少结余,可仅仅是蓝玉这次北征,就已经将国库给掏空了。
     浙江的灾荒发生的时候,朝廷库存的钱粮不足二十万两!
     你的办法也不错,但是你算过没有,咱大明官员的俸禄已经非常低了,你如果再继续降低下去,让他们怎么生活!
     到时候,他们为了生活,要么就是辞官不做,要么就是伸手从别的地方弄钱。他们能伸手的地方,也是最方便的地方,就是百姓。
     真要是这样的话,你的节流之策,只能是让百姓变得更加凄苦。
     你难道想看到百姓被各级官员,逐级盘剥,让他们觉得都是咱这个皇帝酿的苦酒?
     这些东西不是你看几本圣贤书就能领悟的,你这样的办法最多只能治标,至于黄子澄,他学问不错,可是对于这些朝务,你还是不要跟他学的好。
     你就跟着黄子澄好好读书,这样其实也是不错的。”朱元璋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孙子这副样子,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是开口劝解了几句。
     而朱允炆此时,已经彻底暴怒了!
    喜欢。
  

第135章 好好学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