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亲手刻下“牵绊”二字,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右边是牵绊族的同心结,中间用牵缘酒调和的朱砂镶嵌,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红。素心将同心潭的潭水装在玉瓶里,送给望舒:“这是‘连心水,能让疏远的人重新靠近,喝一口,连吵架时都能想起对方的好。”
锁心渊的居民正在举行“续缘祭”,围着石碑将褪色的红线换成新的,每个系线的人都要对着连心镜说句牵挂的话:“娘,我下个月就回家”“兄弟,上次的事是我不对”“三一门的朋友,有空一定来喝酒”……这些话顺着牵绊丝线传到远方,引得星桥那头的生灵纷纷回应,雾气里的光点越来越亮,像漫天星辰。
归真人偶用牵缘片给每个系红线的人都串了个小小的吊坠,青铜手打磨的吊坠虽然简单,却带着共情的暖意,戴过的人都说,就算走得再远,也能感觉到有股力量在牵着自己,像背后总有双眼睛在守望。
离开锁心渊时,同心潭的雾霭已经散去大半,潭底的连心镜清晰可见,镜面映着蓝天白云,还有无数条发光的牵绊丝线,像张巨大的网,将锁心渊与三一门、逐影漠、渡厄滩连在一起。望舒回头望去,只见石碑前的红线上,新结的同心结都在轻轻晃动,结上既有牵绊族的纹路,又有本源之种的叶纹,在风里打着旋,像在为他们送行。渊底的欢笑声、红线飘动的声音、水流声顺着山谷传到星桥,与三一门的蝉鸣、锁心渊的风声、归真人偶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温暖的歌。
归真人偶突然指着望舒胸前的牵缘片,青铜手轻轻碰了碰自己的吊坠,两个吊坠相碰时发出清脆的响,它用新学的牵绊族手势比划着:“就算走散了,也能顺着线找到彼此。”
回到三一门时,盛夏的暴雨刚刚过去。本源之种的枝头结出了新的果实,果实的形状像两颗紧紧相依的心,那是锁心渊的连心水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握在手里能感觉到淡淡的暖意,像握着别人的牵挂。陈朵的《六和记》又添了厚厚的一卷,最新的插画里画着连心镜的样子,旁边写着:“疏离不是冷漠,是生命在确认牵绊的信号,就像雾霭不是障碍,是为了让看清的牵绊,更加牢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牵缘拳”,招式里融入了牵绊族的柔和与归一境的共情,出拳时像伸出的手,收拳时像握住的暖,拳风带起的果实落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响,像两颗心在同频跳动,引得弟子们阵阵喝彩。夏禾的茶馆里,胡越正在用牵缘片的粉末泡茶,说是能让茶水带着牵挂的味道,喝一口,连久未联系的亲友都想写封信问候,引得茶客们纷纷提笔,信纸上的字迹都带着暖意。
望舒站在山门口,看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有锁心渊的素心,背着装满连心镜碎片的木盒,要去逐影漠帮旅人找回失散的牵绊,袖口的半朵莲终于与另半朵在衣摆处相遇;有渡厄滩的浪里行,正用定航石给归真人偶比划航线,说“下次带你们去看星海的漩涡”;还有个穿“焚天谷”服饰的老者,推着辆装着焰心花的独轮车,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咯吱”的响,车把上挂着块烧焦的木牌,上面写着“共燃”二字,说是要请望舒用归一境的共情力,看看谷里的“同心火”为何突然分成两簇,明明是同个火源,却互相排斥,烧得再旺也暖不了周围的草木。
“望舒掌门,焚天谷的使者说,谷里的焰心花最近开得奇怪,花瓣一半红一半蓝,像被硬生生劈开,靠近的人都会莫名烦躁,连最耐得住性子的炼药师,配药时都要打翻两个药罐,谷主说,这怕是和锁心渊的断情灰有关,只有归一境的融合力能让火焰重归一心。”守山弟子捧着朵焰心花跑来,花瓣的红蓝色交界处正冒着细小的火星,像在互相灼烧。
望舒接过焰心花,花瓣的两色在他掌心渐渐交融,化作温暖的橙红,与掌心的胎记产生共鸣,散发出融融的光。归真人偶早已提着木箱候在一旁,青铜脸上的符文闪烁,映着远处焚天谷的火光,像在期待新的旅程。
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石桌旁,看着他们,石桌上的棋盘又扩展了一圈,新添的锁心渊版图上,用牵绊族的同心结纹画着牵绊碑,正与三一门的本源之种、焚天谷的焰心花、逐影漠的倒时沙连成一片,像一张交织的网,每个节点都闪着牵绊的光。
“听说焚天谷的同心火,本是两簇火焰相拥而成,缺了哪一簇都烧不旺。”赵玄通喝着新泡的牵缘茶,笑着说,“老道倒要看看,这分了家的火焰,遇上归一境的融合力,能不能重新抱成一团。”
望舒笑着点头,与归真人偶一起朝着星桥的方向走去。盛夏的阳光穿过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无数跳动的火焰,将三一门与锁心渊、焚天谷、星海连在一起。星桥的石板上,新的脚印叠在旧的脚印上,像无数双手在互相牵引,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
星桥的尽头,焚天谷的热浪越来越近,与望舒掌心的焰心花、归真人偶的牵缘片、本源之种的果实共鸣,像在说:新的旅程永远与牵绊同行,那些关于共情、关于融合、关于相守的故事,才刚刚写到最炽热的章节。
三一门的夏末总带着焚风的燥热,本源之种的叶片上凝着细密的汗珠,归真人偶用青铜手往枝叶上泼了些沉梦泽的梦泉水,水汽与热浪相撞,竟在半空凝成转瞬即逝的冰雾,与锁心渊带回的牵缘片粉末交织,泛着温润的光泽。望舒坐在凉棚下,看着焚天谷送来的“分焰花”在陶盆里绽放——花瓣本该是统一的炽红色,此刻却一半燃着烈焰,一半覆着白霜,两种极端的颜色在花芯处激烈碰撞,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像两股互不相让的力量在角力。
“望舒掌门,‘碎念泽的使者在山门外等您。”守山弟子抱着个装满碎纸的陶罐跑来,纸片上的字迹东倒西歪,明明是连贯的句子,却被撕成无数碎片,罐口飘出灰色的气丝,落在石桌上,竟将完整的字都啃出了缺口,“说是泽里的‘缀语莲突然断了茎,莲花能将零散的念头连成完整的思绪,却会让人变得语无伦次,最近已经有说书先生在讲至精彩处突然卡壳,嘴里蹦出些不相干的词,像被人掐断了话头,泽主说,只有‘归一的统合力能让莲花重新并蒂。”
来者是个梳双髻的小童,名叫念念,手里攥着半截莲茎,断口处渗出黑色的汁液,滴在地上腐蚀出细小的坑洞,“缀语莲本是碎念泽的‘串思莲,能帮健忘的人拼凑记忆,让杂乱的念头变得清晰,人闻着莲香,说话都能有条有理,可上个月突然开始‘断茎,靠近的人脑子里的想法就会变成一团乱麻,连泽里最会编故事的老叟,现在说句话都要停顿七八次,像被什么东西打断了思路。”他举起那半截莲茎,断口处的黑色汁液正慢慢凝固成蛛网般的薄膜,“这就是‘断思膜,能把完整的念头切成碎块,越想理清,碎得越厉害。”
望舒接过莲茎,掌心的胎记传来撕裂般的疼痛,本源之种的叶片突然“唰”地碎裂成细小的瓣——这是感知到思维断裂时才有的反应。断思膜里的割裂气顺着指尖钻进脑海,原本清晰的思路顿时变成一团乱麻:先是想到焚天谷的同心火,转眼又跳到碎星渊的星石,刚要琢磨两者的联系,突然冒出回音谷的风铃响……这些念头像被风吹散的纸屑,怎么也聚不成完整的篇章,眼前闪过破碎的画面:有碎念泽的先民围着缀语莲诵经的场景,有各族智者在莲池边辩论的专注,还有朵巨大的七彩莲花浮在泽心,花瓣上的纹路本是连贯的符文,此刻却被黑色的裂痕分割,像幅被撕碎的画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别碰断口!”归真人偶一把夺过莲茎,青铜手按住断思膜,逆生符文顺着莲茎蔓延,将割裂气逼回黑色汁液里,让不断扩散的裂痕暂时稳住。“马先生说,缀语莲的核心是‘思脉相连,黑色裂痕是‘割裂的凝结,专门切断思维的脉络,得用连贯的暖意缝合。”
李维辰摇着竹扇从万星园走出,扇面上题着的“思接千载”四字正与念念手里的碎纸产生共鸣,却在靠近莲茎时微微扭曲,“万法阁的《思绪论》里提过,碎念泽的缀语莲是上古‘智识族的伴生莲,能与智识族共享思维脉络,智识族消亡后,莲花就成了梳理思绪的法器,可惜时间久了,积累的割裂超过了连贯,才开始断茎,连带着周围的思维都跟着破碎。”他指着演武场的弟子,“你看那几个在切磋的少年,明明练的是连贯的拳法,却突然在招式衔接处卡顿,像忘了下一个动作,怕是被割裂气影响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连三一门的功法口诀都要记不全了。”
归真人偶早已将木箱塞得满满当当:本源之种的莲瓣碎片、焚天谷的同心火灰烬、锁心渊的牵缘片粉末、渡厄滩的定航石,还有几包夏禾新做的“缀思糕”——用缀语莲的嫩芽、三一门的莲子粉和沉梦泽的梦泉水蒸的,说是能黏合碎散的念头,让人思路清晰。
碎念泽藏在低洼的盆地里,泽里的水域纵横交错,像无数条分叉的思路,水面漂浮着无数细小的莲叶,本该连成一片,此刻却零散地漂着,每片叶子上都躺着几个孤立的字:“天”“地”“人”“风”……却凑不成完整的句子。念念提着盏莲灯在前头引路,灯光照过水面时,能看到水底沉着无数断裂的莲茎,像被遗弃的思绪残骸,“前面就是‘聚思潭,缀语莲的母株就在潭中央,潭水本是清澈的,能映出完整的思绪,现在却浑浊如泥,里面漂着的都是碎成渣的念头,连鱼游过都会绕着走。”
靠近聚思潭时,周围的空气突然变得滞涩,像在黏稠的泥浆里呼吸,想说的话刚到嘴边,就变成了杂乱的词:“火……水……走……留……”归真人偶突然用青铜手拍了拍望舒的后背,逆生符文的暖意顺着脊背蔓延,望舒深吸一口气,在脑海中默念三一门的归一诀,口诀的连贯性像根线,将飘散的念头勉强串在一起,他试着说“归真人偶,拿缀思糕”,虽然语速缓慢,却完整地传了出去,归真人偶立刻从木箱里掏出糕点,递过来时,青铜手的符文正发出稳定的光。
归真人偶将缀思糕捏碎,撒向聚思潭,糕点粉末遇水化作淡金色的黏液,像无形的胶水,将水面漂浮的碎字慢慢粘合成词:“天清”“地宁”“人和”……这些词语在水面旋转,渐渐连成短句。“快撒焚天谷的同心火灰!”它大喊着,从木箱里拿出丝线,将几块定航石串成链,扔进潭水,“马先生说,用连贯的意象配合统合力,能缝合断了的思脉!”
望舒将同心火的灰烬撒向潭心,火星与金色黏液相遇,燃起细碎的光,水底的黑色裂痕开始冒出白烟,像被火焰灼烧的蛛网。他运转归一境的统合力,让体内的炁顺着思维的脉络流动,掌心的胎记与泽心的七彩莲产生共鸣,巨大的莲瓣突然微微颤动,黑色裂痕里渗出金色的汁液,像正在愈合的伤口。
“智识族的缀思咒!”念念突然对着聚思潭大喊,声音虽然稚嫩,却异常连贯,“是‘思如泉涌,脉若游丝,断而不断,连则通神!”
望舒跟着念出咒语,归一境的统合力与缀语莲的思脉融合,黑色裂痕开始收缩,像被看不见的手拉拢,水面漂浮的短句渐渐连成完整的段落:“三一门的归一境,是为万物求衡”“焚天谷的同心火,需两焰相拥方得旺”“碎念泽的缀语莲,要思脉相连才显智”……这些句子在水面流转,像在自行编织一篇完整的文章。那些被割裂气影响的人渐渐恢复了思绪:说书先生重新拾起话头,故事讲得比之前更流畅;切磋的少年招式衔接自如,拳风里带着连贯的韵律;连刚才还在结巴的小童,都能流利地背诵出碎念泽的童谣,声音清脆如铃。
归真人偶将锁心渊的牵缘片粉末撒向聚思潭,粉末与金色黏液融合,在水面凝成无数条银色的线,将分散的莲叶连在一起,每片叶子上的字都顺着银线流动,最终在泽心的七彩莲上组成完整的符文——那是智识族的“通思符”,与三一门的逆生符文相遇时,发出耀眼的光,将整个碎念泽照得如同白昼。
缀语莲的意识在望舒脑海中响起,声音像无数溪流汇成江海,沉稳而连贯:“谢谢你,让我想起完整的模样。”它从花瓣上落下一块七彩碎片,落在望舒掌心,“这是‘缀思片,能让零散的念头找到彼此的联系,永远不会再迷路。”
三日后,碎念泽的聚思潭边立起了座新的石碑。
望舒亲手刻下“通思”二字,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右边是智识族的通思符,中间用缀语莲的莲茎纤维编织的网镶嵌,网眼里嵌着无数细小的碎字,在阳光下拼出连贯的句子:“万物相连,思脉不绝”。念念将聚思潭的潭水装在琉璃瓶里,送给望舒:“这是‘连思泉,能让杂乱的思绪变得顺畅,喝一口,就算是一团乱麻的事,也能理出个头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碎念泽的居民正在举行“缀思宴”,围着通思碑将撕碎的书页重新拼合,智者们在碑前辩论“万物互联之理”,每个观点都条理清晰,引经据典,连平时最急躁的莽汉,说话都变得有理有据。有个老叟将缀思片镶嵌在自己的拐杖上,说是“以后讲古再也不会忘词了”,拐杖点过的地方,散落的碎字都会自动聚成句子,像有支无形的笔在书写。
归真人偶用缀思片给每个智者的书卷都刻了个小小的连字符,青铜手刻的符号虽然简单,却带着统合的暖意,翻开书卷的人都说,原本零散的知识突然有了联系,像珍珠被串成了项链,连最生僻的典故都能找到对应的注解。
离开碎念泽时,聚思潭的水已经变得清澈见底,泽心的七彩莲重新绽放,花瓣上的符文连贯流畅,像条奔腾的江河,将碎念泽与三一门、焚天谷、锁心渊的思脉连在一起。望舒回头望去,只见通思碑前的莲池里,新长出的莲叶都连成一片,叶面上既有智识族的通思符,又有本源之种的叶脉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在为他们梳理离别的思绪。泽里的辩论声、书页翻动声、莲香顺着风传到星桥,与三一门的蝉鸣、碎念泽的水流声、归真人偶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连贯的歌。
归真人偶突然指着望舒怀里的缀思片,青铜手在自己的青铜额头上画了个连字符,然后指向远处的星海,像是在说:“再远的事,也能连在一起想。”
回到三一门时,夏末的最后一场雷雨已经过去。本源之种的枝头结出了新的果实,果实的形状像颗完整的大脑,表面的纹路连贯如江河,那是碎念泽的连思泉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握在手里能感觉到思绪在顺畅流动,像握着一条奔腾的思路。陈朵的《六和记》又添了厚厚的一卷,最新的插画里画着缀语莲的样子,旁边写着:“破碎不是终结,是思维在寻找新的连接,就像断茎不是枯萎,是为了让重新生长的脉络,更加坚韧。”
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通思拳”,招式里融入了智识族的连贯与归一境的统合,出拳时像思路的延伸,收拳时像逻辑的闭环,拳风带起的果实落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响,像思维的节点在碰撞,引得弟子们阵阵喝彩。夏禾的茶馆里,胡越正在用缀思片的粉末泡茶,说是能让茶水带着清晰的味道,喝一口,连纠结了很久的难题都能找到突破口,引得茶客们纷纷起身,说是要去实践新想到的点子。
望舒站在山门口,看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有碎念泽的念念,背着装满缀语莲种子的布袋,要去焚天谷帮炼药师整理药方,说是“让每种药材的功效都能找到联系”;有锁心渊的素心,正用牵缘片给归真人偶比划新的牵绊丝线,说“碎念泽的思脉能让牵绊更清晰”;还有个穿“悬空崖”服饰的僧人,背着个装满经卷的背篓,背篓上挂着串木鱼,敲动时发出“笃笃”的响,鱼嘴上刻着“悟通”二字,说是要请望舒用归一境的统合力,看看崖上的“悟心石”为何突然裂开,原本能让人顿悟的石头,现在却让人越看越迷茫,明明是简单的佛理,却想出无数种矛盾的解释。
“望舒掌门,悬空崖的住持说,悟心石的裂缝里渗出白色的雾气,沾了雾气的僧人都会陷入‘执迷,对着同一句经文争论不休,有的说‘空即是色,有的说‘色即是空,谁也说服不了谁,反而忘了经文的本意,住持说,这怕是和碎念泽的割裂气有关,只有归一境的圆融意能让石头重新合拢。”守山弟子捧着块悟心石的碎片跑来,碎片上的裂纹里正冒着白色的雾气,落在地上,竟让原本连贯的草叶都分成了两截。
望舒接过石片,白色雾气在他掌心突然凝结成完整的佛理符文,与掌心的胎记产生共鸣,散发出圆融的光。归真人偶早已提着木箱候在一旁,青铜脸上的符文闪烁,映着远处悬空崖的轮廓,像在期待新的旅程。
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石桌旁,看着他们,石桌上的棋盘又扩展了一圈,新添的碎念泽版图上,用智识族的通思符画着通思碑,正与三一门的本源之种、悬空崖的悟心石、焚天谷的同心火连成一片,像一张巨大的思维网,每个节点都闪着圆融的光。
“听说悬空崖的悟心石,本是块完整的璞玉,能让人看透事物的本质,执迷的人看它,才会只盯着裂缝里的片面。”赵玄通喝着新泡的通思茶,笑着说,“老道倒要看看,这让人执迷的石头,遇上归一境的圆融意,能不能让人悟透‘一即一切的道理。”
望舒笑着点头,与归真人偶一起朝着星桥的方向走去。夏末的阳光穿过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无数个思维的碎片,正被无形的手拼凑成完整的图案,将三一门与碎念泽、悬空崖、星海连在一起。星桥的石板上,新的脚印与旧的脚印连成一线,像条连贯的思路,朝着更辽阔的远方延伸。
星桥的尽头,悬空崖的钟声越来越近,与望舒掌心的悟心石碎片、归真人偶的缀思片、本源之种的果实共鸣,像在说:新的旅程永远与思维同行,那些关于统合、关于圆融、关于顿悟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最通透的篇章。
喜欢。
第514章 三一同归(1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