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青褔山的北坡,在1993年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类加工的痕迹。
     然而这种天然的美景,却更能荡漾人心。
     山路崎岖陡峻,然而苏良他们皆是习惯跋山涉水之人,一路上倒也无惊无险,来到了青褔山顶。
     海拔994米的高山,山顶的温度要比山下冷得多。
     这才农历的二月份,山下有十五六度的样子。
     而山顶上,则只有七八度的样子。
     青褔山山顶很平坦,像是被巨斧砍凿了之后。
     鲁中一带好多山顶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山顶上面有面积比较大的平坦区域,适合修建房屋建筑等等。
     对于这种山顶平坦的地形,鲁中人习惯称其为“崮”。
     比如说“孟良崮”,就是最出名的这种地形。
     青褔山,是地图上的标名,也是沿袭久了的传统名,而周围的老百姓,一般称呼这个山头为西山崮。
     山顶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地形,四周围着很粗的栏杆。
     跨过栏杆,东西两侧皆是百丈悬崖。
     悬崖下面有山谷风吹上来,将自己帽子丢下山谷,没一会儿便会被风吹回来。
     有些人乐此不疲的玩着,不过这个游戏有点费帽子。
     山顶围栏北面没有出口,不过,铁索围栏也不算很高,成年人攀着上沿能翻过来。
     至于说小孩呢,则可以从围栏中间钻过来。
     “喂!你能听到我吗?”
     苏良跑到西边,冲着山谷大喊,没一会儿便听到往往来来的回声。
     山顶上面有几个游客,有个拿着照相机在给别人照相。
     苏良看了一眼,是理光牌子的。
     这年头能看到的相机,还都是胶卷相机,数码相机的出现,还得再等几年。
     苏良回头,看到何洪义他们都皱着眉头看着自己,等着自己下达从南坡下山的指令。
     “走!”
     今天他们几个人的目的,一方面是在西山林里面标记指示路牌,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到云谷禅寺,跟方丈住持聊聊合作的情况。
     在苏良的记忆里面,这个年代的时候,云谷禅寺那边,确实是有和尚在山上住着的。
     中国大部分的寺庙,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面,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佛像被砸,和尚被遣散回了老家。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到八十年代的时候,那些遣散的和尚,有一些又重新回到了原先的寺庙里面。
     不过,原先的寺庙,几乎全部都被毁坏了。
     云谷禅寺当年被毁坏的情况,也非常严重。
     沿着台阶,苏良他们一路下山,来到半山腰的位置上,便看到一片深山古刹,坐落在自己眼前。
     远处看,这片古寺庙的建筑,颇为壮观。
     寺庙建筑都很高大,半山腰的南天门,便是寺庙的入口处。
     南天门是一座规模很大的拱门,宽两米半,长度得有十米左右。
     站在南天门口,往下看,是几十级的台阶。
     这青褔山上的布局,包括台阶,还有山脚下的行宫,甚至于说半山腰的云谷禅寺,和泰山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148章 云谷禅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