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3章 翰林出阁老[2/2页]

招财锦鲤:猎户娇妻超旺夫 百里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狼狈不堪……可是在她眼中,他却是一个内心清高的君子。
     曾思故不由哽咽,屈膝行了大礼:“王爷良言褒奖,思故心中惭愧,思故……”
     他抑不住哽咽了一下:“思故不过一乡间小子,德薄能鲜,侥幸得王爷援手,思故感激不尽,思故若能为王爷效力,实乃三生有幸,求之不得……王爷乃茂州商神,王爷所言所行,思故未见时便已深敬之,纵我眼前真有万千路,思故也只愿走这一条,思故愿终生供王爷驱策,唯王爷之命是从,还求王爷收留。”
     唐时锦点了点头:“好吧。”
     她道:“你先考殿试,那什么风物志,你想做之后再做就是。”
     曾思故含泪施礼:“多谢王爷,多谢王爷。”
     这种深陷泥沼之人,把他拉出来,他会记恩。而曾思故这种人,记恩就是一辈子,这个人算是收服了。
     他出去之后,炎柏葳叫她:“你来。”
     唐时锦挨过去:“怎么了?”
     他揽她在膝上,正色道:“你可听过‘法自君出?”
     她点了点头:“听过啊,怎么了?”
     “你的想法不对,”他很认真的跟她道:“我不知道你的想法缘于何处,但是你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你说‘缉查机构,君王耳目,不怎么正途这句话大错特错,你明白吗?从礼法上来说,这话大不敬,但是不在于敬不敬,我只是奇怪,你为何会如此自然的这么认为?”
     唐时锦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看着他黑漆漆的眼睛。
     他认真的续道:“不论谁做君王,身为人臣,身为大庆子民,做君王耳目,直禀帝听,伺从君主,这是至高的荣耀,这是最‘正途,就算在民间,也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懂不懂?这是从礼法大节上来说。”
     “另外,不说礼法大节,君王所做的,是一人治天下,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所以,君王的耳目,这非常重要!若说之前的汪直,他无底线的刺探和编造,这种当然不行,但如今你的总缉事厂,整个的运作方式都是对的,好的,有益的,若能一直如此,做好君王耳目,方便君王做正确的判断,于天下万民之功不可估量,这怎么能不是正途呢?这是至正的正途啊!”
     唐时锦是真的哑口无言。
     是的,她太不尊重君权了。
     在如今这种社会形态之下,“忠君”,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人行事的第一准则,就好像后世,“爱国”也是生而为人的底线一样。
     因为在这个社会中,一人治天下,法自君出,这种制度,本来就跟后世完全不一样,所以服务于这一“人”,其实是文武百官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所有人一直在做的事情。
     所不同的是,她是与君王直接对接,所以才至关重要。
     做君王耳目,总揽天下信息,这个工作也至关重要,比六部,比大理寺,比种种工作,都更加的重要和荣耀。
     明明她做商人,都一直非常重视信息的重要性,为什么会觉得,做君王的人,一个一句话一个念头能改变天下的人,不需要全面的信息呢?
    喜欢。
  

第653章 翰林出阁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