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是这些人一商量,飞快的跑去了战马那一边。
     那一边也早就有人蹲守,提前布好了阵势,空中都拉了不起眼的索子,正好拉到骑者的颈间。
     但这些鞑靼人也不是死的,接二连三的有人坠马,自然就反应过来了,双方短兵相接。
     大庆军众,鞑靼军寡,人越打越少,正打着呢,就见一人向他们吆喝,让他们过去。
     大家一看,居然是旗主古尼音布?
     鞑靼人顿时精神一振,向那一方逃了过去。
     大庆军要追,早被人中途止住,然后大拨的幸存者,全都撒丫子冲向了他们的旗主,结果被侠义盟的人包了饺子。
     同时,被副旗主派去截人后路的三千鞑靼军,也都全军覆没。
     这一战,真正的大获全胜。
     检点战局,我方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死亡不到十人,受伤不到百人,得到了几千匹完好的战马,还拿到了答骨城,这样的一战,足可载入史册!
     戚继光并没有掩饰侠义盟的功劳,更不会掩盖戚曜灵的功劳,消息一送到,大家无不振奋!
     虽然是“国库券”,是借债,但大家也自觉是为军晌出钱出力了的,参与感特别重,所以一听到胜利,就格外的欣喜,更何况是这种碾压式的胜利!更是叫人振奋不已!
     而且至此,再也没人说唐时锦派戚曜灵去建“侠义盟”是异想天开了,这就叫打脸会迟到但不会不来,这就叫事实胜于叨叨,唐时锦永远是对的!
     一连几天,朝上都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然后有个人可能是想凑趣,也或者想讨好唐时锦,上书说此战唐时锦费心筹措军晌,居功甚伟,请为九千岁。
     结果炎柏葳立刻反问:“那余下的九百八十八年朕怎么办?”
     满朝文武居然都怔了一瞬才跟上他的脑回路。
     他的意思是,他是‘万岁,唐时锦若是‘九千岁,那不是要比他少活一千年?减去年龄差就是他要“独活”的岁月了。
     所以他态度很明显,可以同称万岁,但九千岁才不要。
     同称万岁当然不行,大家也不能说万岁啥的就是说着好听,谁能真活万岁啊?
     所以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唐时锦听旁人转述了,简直笑的不行,这真的是学神式反应,居然还晓得减去年龄差!!简直是要笑死人。
     而且九千岁这种称呼,她确实不怎么感冒,因为一想起九千岁,就会想起《新龙门客栈》里李立群演的魏忠贤,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所以她一点都不想当九千岁。
     倒是后来,戚曜灵的信让她琢磨了好一阵子。
     因为抓了不少鞑靼人,尤其还抓了镶白旗的旗主古尼音布,所以审问出了不少事情。
     鞑靼族中出了一个人才,名叫努尔哈赤。
     据说他十分神勇,率领部众,四处征战,鞑靼部落,纷纷臣服……如今已经将鞑靼全部收入了掌中,起初只有黄、白、红、蓝四旗,就在一年多之前,因为人数众多,又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成为八旗。
     而努尔哈赤这个积攒力量的过程,已经持续了十七八年之久,大庆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无怪历史上,一直到努尔哈赤建立大金称汗,蓟辽总督的上书中,还称其对朝廷“唯命是从”!
     是的,努尔哈赤。
     她这个历史小

第834章 九千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