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 商政[1/2页]

殷商三十年 初等变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殷历526年的秋天。
     戴明月巡视了金稻香集团在孟津圈下的土地。
     圈地计划初见成效。
     孟津的八大家族变成孟津八贤,彻底退出了领土博弈。
     至少,五十年之内,这些地头蛇是抬不起头了。
     孟津的农民终于享受到了殷商发展的蛋糕。
     他们笑逐颜开。
     为金稻香集团工作,很有价值!
     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月度生活补贴,还能拼一拼季度奖励。
     除此以外,他们的家庭成员优先进入了集团的两大酿酒基地,获得了高工资、高福利的体面工作。
     他们的收成,完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早在耕种前,集团就与他们签下了协议,保证了他们一半收成的销路。
     为什么是一半?
     这是因为,另一半收成可能会被殷商官方收购。
     孟津,是殷商的军事重镇,充实兵粮,是非常常规的操作。
     况且,就算没有殷商官方的收购,戴明月身为集团总裁,也要充分保证孟津农民的合法权利,他们对自己的收成拥有更加自由的处置权。
     当然,关于自由处置的那一半收成,金稻香集团仍然有优先收购权。
     由于这些收成本就是在金稻香集团的指导下取得的,所以不存在品质不匹配的状况。
     就算某一年的收成太好,超过了集团的收购计划,也没有太大影响。只要在下一年修改耕作计划就可以了。
     这就是圈地的好处。
     集团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土地产出。
     这就在充分保证原料供应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成本。
     正是由于集团的布局很大、体量很大,所以才有了更加强悍的抗风险能力。
     另外,由于金稻香集团在孟津的分部雇佣了大量的孟津本地人,尤其是圈地计划里的农民,所以金稻香集团孟津分部得到了孟津人的强烈认同。
     很多孟津的员工,在集团里找到了归属感。
     这就是集团的文化。
     具有孟津特色的文化。
     据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商春风统计,孟津分部里孟津本地员工的数量占比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而在集团的邙山管理中心,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则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孟津。
     最突出的,邙山管理中心的十位副总裁里,就有七位是孟津人。
     目前,戴明月任命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商春风,兼任孟津分部邙山管理中心的总裁。
     但根据集团发展方向,未来几年,孟津分部将有望迎来第一位孟津本地的总裁。
     因此,与其说金稻香集团孟津分部是朝歌总部的延伸,不如说是孟津本土的参天大树。
     这一次,是戴明月第一次正式携孟津分部邙山管理中心的高管们外出巡视。
     他要拉近高管与底层员工的距离。
     大家都是孟津人,没有距离。
     他戴明月,也是孟津人。
     孟津之神嘛。
     至少,从朝歌过来的高管团队,也算是半个孟津人了。
     戴明月给大家带来不少小礼物。
     青铜挂件、蓝田玉佩、珍藏版酒杯……
     没有大批人马的排场,只有平常的散步。
     戴明月把高管们分成了二十组,每一组不超过五个人,分散到每一块集团的土地上,给集团的原创内容者赠送礼物。
     圈地,戴明月可以强势碾压孟津八大家族。
     但是内容的产出,需要孟津人心甘情愿地付出。
     这不是开几场宴会就能解决的。
     大量启用孟津人,就是要构造集团的孟津基因,孟津文化。
     至少在孟津分部,打造成属于孟津人的集团文化。
     孟津的金稻香!
     一位孟津的大叔,邀请戴明月到家里吃饭。
     更多人,想要请这位孟津之神来到自己的家中。
     这是一种荣耀、一种信仰、一种感恩。
     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孟津的住户千千万,如果戴明月吃遍每一家的饭,恐怕儿子都要到娶媳妇的年龄了。
     所以,但凡是成功请到戴明月的人,都非常高兴、非常激动!
     “戴老板,如果没有你,我们的日子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好。我那五个娃儿都在酿酒基地工作,没几个月就置办了豪车,其中一个还被选中晋升技术经理。哎呀!他们都出息了。”
     “哈哈,这都是你们奋斗的收获啊!”
     “要没有集团这么高的平台,咱奋斗,也没有方向啊。”
     “杨大叔,放心吧。只要集团在,大家的好日子就不会到头!金稻香,是我们大家的金稻香啊!”
     “是啊。反正我是没有想到,我仅仅种个地,也能领到集团的工资!想不到想不到!”
     “嘿嘿。种地怎么了?种地也是一门工作、一门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种地,也是一门生意啊。没有你种出来的高质量原料,如何有集团的高端产品?”
     “戴老板太会说了。但就是说得有理!哈哈!”
     “哈哈!能够沉下心来种地的人,都非常淳朴、非常值得信赖!能与你们这样优秀的人共事,我很荣幸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啊!能与戴老板共事,是我们的荣幸!”
     “现在,殷商施行了新政,孟津会更好的!”
     “对了。正好借此机会,问问戴老板,天子这次变革政策,对孟津、对咱有冲击没有?听说税收更严重了?”
     “不用担心!孟津自贸区的政策,目前还没有变动。天子仍然将孟津自贸区作为零关税地区。”
     “那为啥有人说天子昏招不断?”
     “哈哈!说这话的,大概就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吧。”
     “戴老板见多识广,说说!”
     “首先,我表明态度,天子这一举措,非但不是昏招,反而相当英明。变革之后,殷商税收更加清晰、透明。以往的偷税漏税风气被清扫一空,诸侯进贡也有了明确的标准。总体来讲,这是一件大好事!”
     “既然戴老板是大好事,那就一定是大好事!”
     “哈哈!顺便说一句,你家的肉炒馍挺好吃的。”
     “好吃你就多吃点。”
     “哈哈哈。”
     ……
     ……
     朝歌,摘星楼。
     帝辛和虞典、费仲,在顶层的旋转餐厅吃火锅。
     “哎呀!小名不在,否则就能吃到闻名天下的名烤肉了!”
     “哦!天子说得对!听说虞名有一手相当不错的烤肉技术!可惜,在孟津没见他露一手。”
     “可拉倒吧!我那个逆子,要是敢耽误自贸区的工作去卖烤肉,我真该打断他腿。不,让他自己断腿谢罪。”
     “噫——”费仲惊讶地看向虞典,“这可使不得!虞老要三思啊!名总的腿要是断了,自贸区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呢?哈哈哈!”
     “嘿嘿,费总,你就捧他吧!”
     “哈哈哈!来来来,费总吃块牛肉,”帝辛大笑着,一手执筷,一手拿勺,“虞总,你要的雪花豆腐。”
     这一顿三人火锅,是为了庆祝《商政》的诞生。
     《商政》,是费仲根据孟津自贸区的管理经验、以及多年的求学所得,并结合帝辛的治国思路,编写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执政法。
     由于其中针

第143章 商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