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在宫门口闹事,被禁军好言劝止,谁知窦氏不听劝阻,竟撞柱自戕,引得那些无知的士子吵闹起来,还和禁军对抗,试图闯宫。如何处置,请陛下示下。”
司瑞面色一凛,说:“岂有此理!立刻着禁军将闹事者驱逐,胆敢闯宫者,一律按谋反论处,至于窦氏……”
“陛下且慢!”出言阻止的人竟是赫连约,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司瑞望向他。
赫连约站在大殿中央,说:“臣民于宫门外跪诉冤情自古有之,前朝民女于纯迎在宫门口为被诬告的父亲喊冤,武帝当即派了廷尉调查其父的案子,其父得以脱罪,此事传为千古佳话。如今,前丞相遗孀窦氏上诉无门,于宫门口喊冤,引来士子们助力,怎么就成了‘闹事?那些心有怨气的士子们,怎么又成了‘谋反?”
“你当如何?”
赫连约从容答曰:“窦氏触柱而亡,乃是因为极其愤恨不平,若是随意了之,怕会掀起轩然大波,有损陛下威信。臣以为,窦氏只是一介老妇,刚还在哭诉冤情,转眼便自戕丧命,此事蹊跷,定有人从旁怂恿或中伤。故而,朝廷当调查窦氏死因,惩处在场的禁军,厚葬窦氏,对窦氏生前所求,尽力满足。”
“尽力满足?”司瑞冷笑了一声,脸色更是黑沉,“如果窦氏求朕惩处英国公呢?”
谢迎天闻言,眉尖一跳,仰头望向司瑞。
司瑞说:“众所周知,桑仁宇当众杀害英国公小公子,且不知去向。桑伯婴就算没有纵容儿子杀人,也有包庇和教导不严的罪责。他已是平民,为英国公所杀,于国法并无不妥。难道朕就因为桑伯婴的遗孀撞柱而亡,就罔顾礼法了吗?”
谢迎天感激地对着司瑞拜了拜,说:“老臣谢陛下体谅。”
赫连约没有退缩,接着说:“英国公固然无罪,但桑家父子于国有功也是不争的事实。桑伯婴甫一卸任,便被乱棍打死,岂不是令其他有志报国的文人们寒心?更何况,跟随窦氏请愿的,大多是桑伯婴的门生故旧。桑伯婴在朝野上下极受敬重,虽不结党,但被他举荐和提拔的朝臣数不胜数。这件事不慎重处理,怕后患无穷。”
当初在桑伯婴被杀之后提交弹劾谢迎天罪行的几个大臣,都颔首称是。更有站出来高呼“附议”的,神色冷冽坚定,令人敬佩。
司瑞依然冷着脸,说:“赫连爱卿以为如何?”
赫连约答:“臣以为,应善待桑伯婴及其夫人窦氏的遗体,使其返回故乡安葬;贬桑仁宇为庶人,对其罪责不做追究;桑伯婴之女桑晴兮德不配位,不适合与公主并尊,当休弃其为平民,使其终生在家中守孝,不得再嫁。臣之愚见,请陛下圣裁。”
司瑞没有马上答复赫连约的意见,只是转而对谢迎天说:“英国公以为如何?”
“这……”谢迎天犹疑起来。
喜欢。
第二百一十三章 颠倒黑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