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虽受了伤,好在并未伤及筋骨,只是作为提惯了笔杆子的文人,他没有见过这么多血,这么残忍的不分敌我的生死搏杀。他吓得昏了过去。
等乱战结束,谢迎天脱逃,谢寿等人被杀的被杀、被捕的被捕,白虹醒了过来,且靠着自己的一双腿,丢下儿子的尸体,艰难地逃回了家。
局势迅速变换,他知道自己必须要逃了。他踏进家门,对早已等在门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妻儿和老母说:“收拾东西,快走!”
他们的动作不可谓不快,在放弃金银细软的时候不可谓不狠心,可还是没有逃过奉命缉捕他们的刑部差役。
当然,不只是他,还有很多很多曾经忠于谢迎天的大臣,好不容易躲过了宫廷中的混战,却没能躲过刑部的捉拿。
他们在刑部大牢蹲了好些天,担惊受怕,战战兢兢。幸运的是,他们比谢寿囚禁的时间要短两日。
司瑞提前处决了他们,但不是公开行刑。
不知道该不该称赞司瑞一句仁善,毕竟他为了保住“仁善”的名声,赏给了那些大臣最大的体面。在司瑞的授意下,康哲给那些曾经的同僚、如今的阶下囚每人一个“礼物”,有的是白绫,有的是毒酒,有的是匕首,逼他们自我了断。等确认他们都死透了,由桑伯婴的门生——曾经的工部侍郎、即将到任的大理寺卿汤恪慎验明身份,然后放出一把大火,把刑部大牢连同这些尸体烧了个干净。对外的说法自然是,刑部大牢不幸失火,看押至此的罪臣无人幸免,全部葬身火海。至于对此事该负有责任的刑部该如何惩处,司瑞的圣旨中说,鉴于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姑且责刑部和工部尽快重建刑部大牢,贬刑部侍郎崔建为户部员外郎,罚俸半年。
想来崔建虽背了锅,但鉴于他在之前审理案子的时候建过一点功劳,且为人老实,从未得罪过别人,过不了多久,就能官复原职了。
只是两天前刑部大牢的哭声和之后冲天的大火,还时时出现在康哲的耳边和眼前,怎么也挥不去、散不开。他庆幸倒台的是谢家而不是叶家,否则尸骨无存的,就是他和他的一家老小了。
现在,他要对英国公府中的人——包括三公子谢寿在内——公开处决,并将他们的头颅挂在战旗上,悬于京城城门之外。那又将是惨不忍睹的场面。
时间很快就要到了,没有顾及在场任何人的感受。
康哲命人验明了死刑犯的正身,然后宣读了他们的罪名。
其他的英国公府的将士们,在听到“谋反”的罪名时,即使被酒劲搅得话说不利索、身形不稳,还大着舌头、扯着嗓子咒骂,唯有谢寿,安安静静,好似早就已经成了死人。
谢寿的罪名比所有人都要多。除了“谋反”,他还多了“当街虐杀公主”“藐视皇威”“残害朝臣百姓”等大罪,罪及凌迟,只是皇恩浩荡,赐斩首。
原来斩首还是“恩赐”,谢寿苦笑了一声。
喜欢。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兔死狐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