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3章 孰胜孰败[2/2页]

水浒之柴进为王 平平安安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县附近看看,一来看看柴进尚在否,以决定朝廷日后的谋划;二来与金人连络一二,看看金人有没有结盟的打算。”
     李纲像是不认识一般看了两眼赵桓,这番话语语句严谨,思想周到,真不像是眼前的这个皇帝能说出来的。
     “臣,奉诏。”
     李纲拜倒在地,对着赵桓行了一个大礼,眼角却不知不觉的噙满了泪水。
     他可能对皇帝没有什么感情,但是他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感情却是无人可以质疑的。如今陛下振奋,任用贤良,自己就是豁出去这身皮肉,也要为陛下的大业做出贡献。
     眼看着小太监引着李纲往城外走去,赵桓却有些恍然若失。
     但是当他看到外面正在一遍遍扫着地上的积水的时候,面庞却又坚定了许多。
     秦桧的言语说动了他的心,便是去掉后面中兴的那一段,赵桓也已经有了弃开封的心思。
     无论是梁山还是金人,都是太过骁勇,更是听闻西军七万将士被关胜一部两万人给死死的拦住,朝廷那还有兵马去收复山东、淮南、河北?只要梁山拿下这三地,那么开封就不能担当首都。
     一个就在敌人马提前的城池,如何能担当得起首都的重任?
     天子守国门?赵桓根本不会往这方面想,他深受赵佶的影响,这天下就是供他享受的,谁在乎黎民百姓的死活?
     要不是这么昏庸,赵桓也做不出来道士守城的壮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李纲兴致冲冲的领了赵桓的命,又去刘韐手下抽调了十余精兵,这才划着小船朝着北面杀去。
     因为东京城过于庞大,留守的梁山军马根本防备不过来,只能针对性的观察城中宋兵主力的动向,至于这三三两两出城的,根本无力管控。更何况随着水患的到来,梁山兵马逐步收缩到了五丈河水军驻地的附近。
     李纲并没有乔装打扮,反而是身上穿了一身正儿八经的官袍。
     他是要与金人解除的,乔装打扮反而落了下乘。
     逆着水势而行,但是水势并没有变大,反而逐渐的小了下来。
     这是好事,证明两方已经决出来了胜负,而胜者不欲祸害黎民百姓,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一个克制的对手,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疯狂的对手更好应对。最起码,大家都是按照规矩来的。
     可惜的是,李纲的眉头越发的凝重。
     因为他在水中见到了不少金人的盔甲,反而梁山的盔甲、刀刃都是极少。
     难道梁山大胜?
     刚有的一丝丝喜悦迅速被冲淡,梁山若是大败金人,对于宋廷无半分好处。
     这可是宗望倾全国之力,以三国为棋子,以数万金兵为诱饵,下的一盘大棋!若是这般都拿捏不住梁山,等梁山缓过神来,彻底的消化诸地,朝廷如何反攻?
     可惜的是,事情越来越让李纲绝望,随着前方越来越多的金人尸首出现,李纲面如死灰。
     国家有难。
     大难。
     “李先生,我是梁山马军张清,我家哥哥听闻先生来访,特让小人来请先生一晤。”
     张清立在木筏之上,对着李纲拱了拱手,颇为恭敬的道。
    喜欢。
  

第413章 孰胜孰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