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酿的芬芳并未在长安弥漫多久,婚宴之喜最后却变成了丧事;崔寜死了,尸首在长安护城河中发现,她穿着正红色的大婚喜服,漂浮在河上尤是瘆人。
对于此事略知一二的人都议论纷纷,有人说崔寜是被从前溺死在护城河中的在室女勾了去地府做替身,还有人说是崔家不甘于女儿仅为侧室有损他们百年世族的门楣而干脆把女儿溺死;虽然这种说法都被很多人认为是无稽之谈,太子侧妃那未来可就是尊贵的后妃,岂为一般人家的侧室可相比拟的。不过崔寜死时是穿着正红色喜服,这确实无数人看得一清二楚的;大红乃是正室之色,为侧室者则绝不可逾越。
清河崔氏来长安迎回了崔寜的尸首,她的母亲崔太夫人和嫂嫂卢氏亲自来了。
崔太夫人走路都是颤巍巍的,唯一的女儿的死显然对她的打击很大;卢氏在旁边扶着婆婆,也是不停的用帕子拭泪,似乎真的很伤心难过的模样。
至于崔寜究竟是怎么死的,到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就连清河崔氏都没有以此为由故意挑事。
唯有崔太夫人声声自责,称是自己害死了亲生女儿。
崔寜的事情很轰动,但也很快随风散却了;清河崔氏离开了长安后,就再也没有人记得那个如花般娇艳美丽却凋谢在最美的年岁的姑娘了。
头七之夜,渝清站在护城河边,望着那如一潭死水的地方。
她想她是知道崔寜是怎么死的。那天她就混在人群中,看着崔寜的尸首被从河里打捞上来,仅是瞥了一眼她就不敢再多看了;所有人都被崔寜身上大红的喜服吸了目光,而渝清看到的却是崔寜戴在脖上的项圈——她曾在母亲那里看到过,那是荥阳郑氏给太子妃的陪嫁。
那一刻渝清是悲伤的,为崔寜,也为曾经的自己。
其实崔寜和曾经的自己是何其相似;她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重复着这样荒谬的命运,但是偏偏却有一个和她一样傻的崔寜。若追根溯源,其实崔寜的死她也是要负一份责任的。
渝清拧开百花酿的酒塞,百花香气袭人,随着夜风四处飘散。她伸手将一瓶百花酿尽数倒入了护城河中,然后转身离去;她为崔寜祈祷,希望这个姑娘来世能够······一切如愿吧。
走在长安的夜下,长安的夜真的特别冷,是一种直逼心髓的寒冷。
在这偌大的长安城中,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谁也不例外。
富丽繁华的皇城,可不就是用森森白骨堆叠起来的吗!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明天自己就会不会变成那皇城底下的白骨。
渝清就坐在月下的河边静静的喝酒,望着皎皎月明发呆,想着过去的一些事情,陷落在记忆深处都有些走不出来了。
崔宁死了,之后又会是谁呢?
就算清河崔氏的人知道崔宁是自尽的,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就此轻轻揭过,更何况极大的可能是他们并不知
第32章 情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