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曾经杨年馨很是喜欢诗经里面这句诗。很小的时候她捧着书问母亲这是什么意思,母亲瞥了一眼就轻笑着说道:“姑娘长大了穿上漂亮的衣裳嫁作新妇,就像桃花般娇艳,比天边云霞还要美丽;新妇一定是温婉淑贤的好女,宜室宜家。”看着自己的女儿,韦瑶华又伸手轻轻戳了戳小姑娘的脸,“待我们年馨儿长大以后,娘定为你选一个良婿。”
“阿娘,什么是良婿?”年馨那时候还很是懵懂,仰首很是疑惑的问。
“你还小,长大以后就明白的。”韦瑶华抚摸着女儿温和的告诉她。
后来年馨听贵女们互相玩笑才明白,她曾满心以为她会和她的公主姑姑们一样被随便的赐婚给某位官宦子弟或世家公子,只此一生。
那个时候她的父亲元德太子杨昭尚且在世,她还是身份尊荣的大隋郡主。
有一次她跟着母亲去外祖家省亲,在韦家她见到了一个被她母亲称为姐姐却并非韦家女的女人,还有那个女人与她年岁相差无几的儿子,宇文静。
那个叫宇文静的小哥哥虽是与她差不多大小,但却见多识广;她母亲在跟宇文静的母亲叙旧,他们两个小孩儿就坐在一起说说话。
宇文静给她讲了很多她从未听说过的东西,譬如说花红柳绿的江南水乡、奔腾入海的江流、巍峨秀丽的山岳……
杨年馨才发觉,原来她一直生活的大兴城外也有一片美景,那是她从未见过的世界。
“小哥哥,我也想去看看。”年馨很是希翼的说,宇文静吐吐舌头:“你与华姨说,她肯定不同意。娘说,你们小姑娘就应该好好的呆在绣楼里做一个安静乖巧的大姑娘就好了。”
年馨撅起嘴:“但是我娘不是这样说的啊!我娘跟我说,她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离家出走,骑着马背着剑去闯荡江湖。哎,对了,江湖又是什么地方?那里是不是很漂亮?”
宇文静一本正经的开始忽悠小姑娘:“没错,江湖那就是一个桃花源,是一个远离红尘、世人皆梦寐向往的地方。那里花草鲜美落英缤纷,而且四处皆可见漫天飞舞的桃花呢!”
小姑娘想了想,总感觉哪里好像不太对劲!
她记得好像曾经听母亲跟她吟诵过晋时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就跟宇文静刚才的描述所差无几。
其实宇文静也的确是突然想起了《桃花源记》才心血来潮的与杨年馨乱扯。
“待我长大,我也要去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杨年馨在心里暗暗的想着。
在梦中她曾见过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曾梦见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少年站在桃花树下吟诵着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回首时他接住了一朵桃花,便笑言:“姑娘的桃花我很是喜欢。”
在外祖韦家,杨年馨偷偷摸摸的将一枚桃花坠送给宇文静,但是宇文静还不愿收下,说桃花坠是小女儿家的玩意;杨年馨撅起嘴:“等我以后去桃花源,你再把
桃夭:年馨录(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