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掖庭中的小人物[1/2页]

长乐夜未央 易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感谢若含真提供灵感帮我度过这个卡文情节)
     掖庭是什么?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一万个人有一万个答案。
     暴室是什么?
     千万人也只有一个答案。
     ——织作染练之署,宫中女子最恐惧的去处。
     《诗经·小雅·斯干》云:“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瓦便是最原始的纺轮,从古至今,织染之事都是女职,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捻麻抽丝织布之事尚好,染色却最是辛苦。
     各种染料混合在一起,细细调配方能制出最合适的颜色,然后不论是浸染还是涂染,最后都需要把丝线暴晒数日,以便得到固定的颜色。
     越是鲜艳越可能有害。
     这种普遍性的规律在染料中也是适用的,那些色彩鲜亮的染料或者采自花草,或由矿石提炼,混合之后,味道已是刺鼻,可是,身在暴室,无论何种年纪,那些女子都必须将手伸入那些浓稠的液体中,以便将一根根丝线染成所需的颜色。一根丝线可能就要反复数次在不同的染料中浸染,她们也就必须一次次地让自己的手浸没在那些不知会产生什么影响的染料中。
     后宫女子一旦被下暴室,也就意味着再没有翻身之日——这里便是腐烂的归宿。
     到了暴室,不需要很久,她们的手在经历起泡、脱皮、龟裂等种种可怕的情况后,再娇嫩的皮肤也会变得好像最粗糙的麻片。
     ——除了脸,手是人样貌中最重要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教养。
     ——说得更白一点,哪个帝王会愿意握住一双颜色奇怪、皮肤粗糙的手呢?
     当然,将丝线、布料在烈日下晾晒的工作,也足以毁去她们脸上姣好白皙的肤色。
     汉制,每年八月采选十二到十八岁良家子充实后宫。新人源源不断,谁还会记得暴室中的某个人曾有如何的绝色风华?
     被分配来的隶臣妾还好,当真是因罪被罚入此地的后宫女子却多是撑不过三个月的——无论是后妃还是女官。
     因此,暴室丞在例行巡检时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还在时,不由松了口气。
     ——从皇后长御沦入这种凄苦的境地,她居然能坚持到现在。
     摇了摇头,暴室丞吩咐佐吏:“最近调丝的人少了,那边几个看起来做事细致,就让她们去吧!”
     调丝是将蚕丝从之前抽茧时绕丝的檷上转络到篗上(注),以方便丝线在织机上络纬、牵经,相较织染,这是个相当轻松的工作。
     暴室中,暴室丞是主官,他随口一句,佐吏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将他所指的那个方向上的女徒调去调丝室。
     与其他人一样,倚华灰暗的脸上一派麻木的神色,对境遇的改善没有一丝喜悦。
     ——还是在这个绝望的地方,做什么又有多少不同呢?
     ——自己又为什么坚持呢?
     恍惚间,倚华困惑茫然,觉得自己似乎遗忘了什么……
     ——忘了什么呢?
     ——很重要的……
     “看到曾孙没?”一个气急败坏的追问声音越过暴室中不息的噪杂声,直叩心门,倚华的手停了一下,随即,笞打的痛意从背后传遍全身。
     “不许走神,快点!”负责监督工作的啬夫凶狠地催促。
     倚华没有抬眼,继续转动木篗,微黄的丝线迅速在围着木篗中轴转动的竹箸上缠绕成团。
     ——曾孙……
     “许丞,暴室这个地方,大人都受不住,何况小孩?”暴室丞立刻回答,话中三分无奈、三分讨好、三分坦率,还有一分不显眼的抱怨。
     —

第16章 掖庭中的小人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