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章 鄂邑长公主最后的决定[1/2页]

长乐夜未央 易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聪明?”
     鄂邑长公主以满是嘲讽的语气重复了一遍上官桀的赞叹。
     “左将军才聪明……如此主意……都能想到……”鄂邑长公主盯着上官桀,一股子寒意从心底层层浸开。
     ——这位当朝左将军……竟是想……
     ……有……大将军……在……
     上官桀反复说这句话……不过就是想说……
     ——大将军……不在……
     ——自然是万事大吉了……
     鄂邑长公主不能不心寒。
     ——都说女嫁高门……但是,当初,上官安与霍幸君成婚……
     ——还真说不上是谁高攀谁……
     上官桀与霍光都是郎官出身,但是,上官桀几经辗转,好容易才因为机缘巧合,蒙天子青眼,擢为近臣,霍光的官职虽不显,却一直都是随侍天子的近臣之位——霍去病在世时,霍光便是诸曹、侍中;霍去病薨逝后,霍光被授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皆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
     ——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上官桀因征宛之功,受少府之职,后迁太仆……的确,官职秩位都是中二千石,比霍光要高,但是,外朝职位如何比内朝之位更受天子信重?
     ——只看孝武皇帝临终安排辅臣便知道内外官职的区别了。
     ——再者,按孝武皇帝所定的制度,本就是内朝统辖外朝。
     说白了,内朝是决策下令的,外朝是执行做事的……
     ——主从高下……一清二楚。
     因此,虽然霍光的官位一直低于上官桀,但是,孝武皇帝临终诏令一下,内朝首臣的官职给了霍光,霍光便位在群臣之上,秉政之事当仁不让……
     ——朝中对此毫无异议……
     ——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霍光所受的信任是众所周知的?
     ——就像金日磾以匈奴俘虏的出身位居辅臣次席一样……内外无人会怀疑这项安排出自孝武皇帝之意……
     ——凭什么?
     ——不就是凭着金日磾一朝得天子青眼,便以黄门养马之奴得赐汤沐衣冠,随即拜为马监,日后历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与霍光一样,金日磾一直是天子的亲信近臣,也一样未曾犯有过失……
     ——这样的亲信近臣,天子信爱之……当然不奇怪……
     ——更何况,公卿贵戚皆知,天子对金日磾的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这般信重甚至更在霍光之上……
     ——若非如此,贵戚之间岂会多有怨言,虽是口耳相传的窃言,却也不曾多加隐晦:“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金日磾为什么不能居辅臣首位?……就是因为他是胡儿……
     ——大汉岂能用匈奴人为辅佐少主的第一人?
     说到底……上官桀能从少府迁九卿之位,与他成为霍光的姻亲……绝对不能说是毫无关系!
     ——就好像霍光能得到孝武皇帝的信重,与他是霍去病的弟弟……关系密切……
     孝武皇帝虽然一直冀望着长生不老,却始终是人。
     ——是人……心就是偏的……
     ——任人……不唯私……只不过是私人实在不合适啊……
     孝武皇帝自然会更加重用自己相信、亲近的人……以及那些人的至亲……
     ——上官桀能以太仆位列辅臣之位,与他是霍光的姻亲……能说毫无关系?
     反正,鄂邑长公主是不相信的。
     ——她的皇考……其实……是相当喜欢用私人的……
     ——或者说,对于她的皇考来说,将喜欢的、信重的臣子……变成私人……亲戚……本身就是一种视以亲信的表示。
     ——卫氏不必说……用李广利……自然与李夫人受宠有关系……
     ——最明显的还是金日磾!
     ——金日磾的长子曾是孝武皇帝深爱的弄儿,但是,因为行事不谨,与宫人戏,被金日磾所杀……之后,孝武皇帝曾经将宫人赐予金日磾,金日磾以律令明文,不敢亲近……最后,孝武皇帝直言要纳金日磾的女儿入掖庭,被金日磾拒绝……
     ——金日磾不是不想顺皇帝的意……只不过……除了卫氏……与孝武皇帝太亲近的家族……真的没有好下场……
     ——至少,金日磾是知道孝武皇帝如何族了李家的……
     ——亲则亵,亲则怠,亲则侮……
     ——近则不逊……
     鄂邑长公主对金日磾的笃慎是深有好感的……至少,这位近臣自始至终都很清醒……
     ——当然,她的皇考在挑选近臣的眼光上……从来没有出过错!
    

第87章 鄂邑长公主最后的决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