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8章 四月五月六七八月[1/2页]

长乐夜未央 易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四月就下了诏,但是,直到傅介子归京,范明友与傅介子才于七月正式受封列侯。
     与策封诸侯王不同,列侯受封时并不需要受茅土,因此,并没有太繁琐的礼仪,不过是大鸿胪奏策,再受封而已。
     都是例行文章。
     对于大鸿胪等人来说,既然范明友与傅介子同诏封侯,那么,傅介子一日未还京,范明友与傅介子的受封就不会进行。
     大鸿胪忙着的是新任丞相的封侯事。
     ——汉制,以列侯为丞相、相国,故又称君侯。
     ——高皇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及其行赏而授位也,爵以功为先后,宫用能为次序。后嗣共己遵业,旧臣继踵居位。
     ——直至孝武皇帝,元功宿将略尽。会上亦兴文学,进拔幽隐,公孙弘自海濒而登宰相,于是宠以列侯之爵。自是之后,宰相毕侯矣。
     田千秋薨后,御史大夫王为丞相,自然也是要封侯的。
     元凤四年,四月乙丑(注1),王以丞相封宜春侯。同日,大司农杨敞为御史大夫。
     之后,又是一系列的官员变动。
     先是河内太守,平原人赵彭祖迁为大司农。
     到了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天子及群臣皆素服,又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日而成。随后,查明此事乃因庙郎夜饮而致,太常及庙令丞、郎、吏,皆被劾大不敬。不过,也是因为此次的灾异,六月,赦天下,太常诸人得以免死。最后,太常轑阳侯德免为庶人。代其为太常的是蒲侯苏昌。
     ——苏昌与江德一样,都是,征和二年冬,因捕反者故城父令公孙勇之功而封侯的。此番又先后为太常,倒也真的是极有缘份了。
     随后,还有京兆尹的变动等等……
     可以说,元凤四年的夏天,长安很热闹,也很平淡无奇,直到傅介子还京,长安才再次热闹起来。
     傅介子还京当日所受的诏书也很有意思。
     天子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这份诏书罗列楼兰的罪行,与之前的那份诏书相比,显然意义更深刻一些。
     ——师出有名!
     大汉天下,还是有不少人讲究这个的。
     ——不义之战是有害国运的!
     元凤四年,七月乙巳,范明友以击乌桓,获王,虏首六千二百之功封平陵侯,傅介子以平乐监使诛楼兰王,斩首之功封义阳侯。
     至此,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了。
     范明友专心地做自己的度辽将军、卫尉。倒是傅介子,待了没几日,便上书,请往西域。
     霍光没有同意。
     ——以傅介子如今的身份地位,一般的官职是安置不了他的,但是,像大鸿胪、典属国之类的官职,又都是有人的,眼看着一时半会也空不下来,因此,傅介子不乐意留在长安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
     ——西域不行!
     ——如今,傅介子之名在西域真的是有小儿止啼的功效!
     ——而且,一直以来,汉对西域都没有正式地进行管理,现在,借着傅介子的声势,固然是可以多做许多事,但是,那样……西域还是汉的西域吗?
     ——对傅介子本人来说,西域……恐怕也更自在一些……
     ——太自在了……人就会失去敬畏之心……
     因此,霍光没有同意,甚至因为傅介子的请求,而怀疑其心存妄念……霍光自然是不喜的,也就更不可能孝虑用他了。
     不过,傅介子也是大气豁达心性,见为官无望,便干脆去了义阳。那是南阳郡平氏县下的一个乡上,却是他的封邑。在那里,他度过人生最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暮年,因为唯一的儿子身犯重罪,肯定无法嗣侯,他才带家人回到了北地的故里。(注2)
     ——元康元年,傅介子薨,子敞有罪,不得代,国除……
     ……
     对刘病已来说,孝文庙正殿如此,傅介子的遭遇如何,他都不关心,也没有办法关心,他能关心的只是自己究竟将如何。
     幸好,这一次,哪怕有流言议论孝文庙的火灾乃天降戒,影影绰绰地提及“夏成周宣榭火”,也没有再出变故。
     ——榭者,所以臧乐器,宣其名也。
     ——此事发生在宣公十六年,但是,董仲舒以为,此事乃是因为十五年王札子杀召伯、毛伯,天子不能诛而起。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礼乐为而臧之?
     ——《左氏经》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榭者,讲武之坐星。
     不过,这种议论太过高深,明白的人不敢说,糊涂的人不会说,到底没有流传开来

第138章 四月五月六七八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