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平海岛一将含冤定外藩两邦慑服[1/2页]

清史通俗演义 蔡东藩着文轩整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说台湾自朱一贵『乱』后,清廷因地方辽阔,添设彰化县及北淡水同知。『政府』意思,总道多设几个官吏,可以勤求民隐。那里晓得多一个官,只多一分剥削,与百姓这一方面,反有损无益呢?
     乾隆五十一年,台湾土豪林爽文『乱』起。这林爽文本没有什么势力,只因台民半是土着,半是客籍,彼此不睦,时常械斗,地方官不去弹压,爽文借和解为名,结了几个党羽,设起一个天地会来。起初入会的人,不过数十名,后来越结越多,连官署的差役,也都入会。官吏虽有些风闻,终究得过且过,不愿查究,(因循坐误,是官吏老手段。)因此天地会竟横行了数十年。
     第四十回平海岛一将含冤定外藩两邦慑服适值总兵官柴大纪,受职到台,闻知天地会横行无忌,遂令台湾知府孙景燧、彰化知县俞峻、副将赫生额、游击耿世文,带兵缉捕。这孙景燧等统是酒囊饭袋,那里敢去缉捕会匪?奈因上峰督饬,没奈何前去搜查。
     林爽文本住彰化县的大理木弋,地方很是险僻。孙景燧等不敢深入,只在五里外扎营。无缘无故,将五里外的村落,纵火焚毁,兵役乘势抢掳,劫夺一空。村中的百姓,并非天地会党羽,无罪遭祸,铤而走险,都逃入大理木弋中,哭报爽文,哀求保护。(又是一场官『逼』民反。)爽文乃纠众出来,夤夜攻营,孙景燧等连忙逃走,带去的兵士,多被杀死。爽文遂进陷彰化,破诸罗,扰淡水,贪官污吏,死的死,逃的逃。柴大纪忙令兵备道永福,固守府城,自率兵出城五十里,到盐埕桥,遇着爽文前锋,奋力杀退,府城总算保全。
     大纪派人到福建告急。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副将徐鼎士,陆续带兵渡海,来援台湾。大纪接着,由黄仕简分派将士,督令恢复诸城。不想福建的援兵,统是没用,都被爽文杀败。任承恩亲攻敌巢,见了路途险僻,也畏惧不前。只柴大纪收复诸罗,凌壕增垒,力任守御。
     清廷因黄、任无功,严旨召还。命提督常青为靖逆将军,往台湾督师。又命署浙闽总督李侍尧,调粤兵四千,浙兵三千,驻防满兵一千,赴台助剿。且因江南提督蓝元枚,系蓝廷珍子,素习台事,调赴军前,与福州将军恒瑞,同为参赞。各将吏次第进行。蓝元枚到台病卒。
     常青、恒瑞率兵数千,至府城相近,与林爽文相遇。望将过去,旗戟隐隐,队伍层层,不知有多少人马,吓得常青、恒瑞拍马而逃,走入城中。林爽文料他没用,不去攻城,只蚕食村落,胁令入会,旬日得十余万人,围攻诸罗。
     诸罗当南北要冲,为府城屏蔽。爽文因大纪扼守,最称勇悍,誓要破灭此城,免他作梗,因此把诸罗城团团围住,并分了一支党羽,截他饷道。大纪率守兵四千,昼夜防御,看了敌势少懈,复引兵突出,夺他辎重。城中粮饷,赖以不绝。(爽文想截人饷道,谁知自己的饷,反被人夺去,所谓乌合之众,不敌纪律之师。)爽文遣人诈降,又贿通内应,都被大纪察出,一一斩首。
     这时候,常青也遣总兵魏大斌、参将张万魁、游击田蓝玉、副将蔡攀龙等,往援诸罗。三次进兵,三次败退。恒瑞督兵进援,亦因敌势浩大,在途中扎住。清廷屡次催问,常青、恒瑞只请添兵。乾隆帝又将他革职,命福康安代常青,海兰察代恒瑞。升柴大纪为陆路提督参赞大臣,密令大纪卫民出城,再图进取。大纪奉言:“诸罗为府城北障,诸罗失陷,府城亦危。且半年来深沟高垒,守御甚固,一朝弃去,难以克复。城箱内外的百姓,不下四万,也不忍一概抛弃,任贼蹂躏,只有死守待援”等语。(好总兵,好提督,好参赞大臣。)乾隆帝览了奏章,眼泪都熬不住,一点一滴,湿透奏本。(真耶假耶!)随即传旨到台湾,嘉奖大纪,封大纪为义勇伯,改诸罗县为嘉义县,俟克复台湾,与福康安同来瞻觐云云。
     福康安是傅恒的儿子,乾隆帝非常眷爱。(未知是否龙种?)他随阿桂出征有功,曾封三等嘉勇男,嗣复出定回疆,平了几个小小回匪,晋封侯爵。
     福康安往援台湾,途次闻爽文势盛,也奏请增兵,奉旨严饬。亏得海兰察愿当前敌,飞速进兵,仗着顺风,越海抵港,帆樯列数里,各村民见大兵云集,望风解散,争为向导。海兰察扬言攻大里木弋,暗中拟直趋嘉义城。爽文恐大里木弋有失,分兵回救。海兰察遂进兵嘉义,沿途遇着几处埋伏,统由海兰察冲散,怒马直入,所向披靡。到嘉义城下,奋战一场,杀退敌围。
     福康安闻前锋得胜,自然胆大起来,也领兵到嘉义城。柴大纪出城相迎,只向福康安请安,不行跪拜礼,福康安心中已是不悦,佯为谦逊,叫大纪并马入城。大纪也不推辞,跨马导入。照清朝军制,下属迎接上司,须要身执革建,不能并马入城。柴大纪屡受褒封,身膺伯爵,自思与福康安也差不多,少许失礼,料亦不妨。岂知这福康安度量浅狭,挟恨怀仇,柴大纪的『性』命,要断送在福康安手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福康安入城后,休息一昼夜,仍命海兰察先进,自率兵为后应,往捣大理木弋巢『穴』。到了大理木弋,时已昏暮,大理木弋中,冲出一支人马,烈炬迎战。海兰察分兵千余,暗伏沟塍间,候敌近来,铳矢齐发。从暗击明,发无不中。敌众连忙灭火,鸣鼓来攻。海兰察复命军士按声冲击,毙敌无数,敌众倒也抵死不退。海兰察跃马入阵,冲出敌背,竟赴大理木弋。敌众想回马去追,福康安兵已到。此时敌众仓皇失措,霎时溃散。
     海兰察入大理木弋,林爽文拦截不住,携家属走集埔。大理木弋巢『穴』,一鼓『荡』平。只林爽文遁入集埔间,依险窜伏,叠石为垒,回环数里。海兰察偕侍卫数十名,易服缉捕,寻至集埔,已得敌踪,遂暗伐箐中老藤,板垒而上。林爽文不及防备,被他擒住,爽文家属,没一个走脱,献至京师,尽行磔死。
     福康安、海兰察,俱晋封公爵,独柴大纪偏革职拿问。(读至此语,令人吃惊。)自福康安入嘉义城后,已着人驰递密奏,说大纪诡谲取巧,奏报不实。乾隆帝倒也圣明,料知大纪屡蒙褒奖,稍涉自满,对福康安失礼,因被参劾。遂将这种旨意,批发出来,福康安受了几句申饬。看官!你道福康安肯就此罢手么?接连又是几本弹章,复运动那奉旨查办的德成,复奏:“大纪如何贪黩,如何宽纵。”乾隆帝尚在未信,命浙闽总督李侍尧查奏。李侍尧畏福康安威势,自然随声附和。乾隆帝又将任承恩、恒瑞等,逮回亲讯。任承恩,恒瑞等一干人犯,都说大纪酿成祸『乱』,暗中掣肘,恁你乾隆帝什么英明,柴大纪什么义勇,至此昏蔽诬蔑,就降了革职拿问的圣旨。
     柴大纪自念无辜,到京被讯,宁有凭空自诬的道理,自然呼冤不置。乾隆帝亲加复讯,大纪仍微诉枉曲,龙颜动怒,竟命正法。可怜一片忠心的柴大纪,无罪遭刑,横尸燕市。(比杀张广泗还要冤枉,可见做皇帝的人,多是没良心。)任承恩、恒瑞等,反得保全『性』命。还有这位谄媚取容的和,前已屡次超升,授职大学士,至此说他办理军机,勤劳懋着,封他为三等伯,赏用紫缰。(悬空夹入。)
     乾隆帝又命将功臣图像,方亲制功臣图像赞,镇日里咬文嚼字,忽接两广总督孙士毅奏报,略称:“安南内『乱』,国王黎维祁出亡,遗臣阮辉宿,奉王族二百多人,叩关乞援”等语。
     这安南国在暹罗东边,明时尝服属中国,嗣分为大越、广南两部,黎氏主大越,阮氏主广南。清顺治未年,吴三桂等定云南,大越王黎维,曾遣使劳军。康熙五年,嗣王黎维禧,又奉表入贡,受清册封。后来黎氏渐衰,摄政郑栋,阴图篡立,恐广南王干涉,乃阴嗾广南土酋阮文岳,举兵作『乱』,自为外援。文岳与弟文惠、文虑,乘此发难,转战十数年,竟将广南王攻灭,分北部三州与郑栋。文惠自称泰德王,郑栋也自称郑靖王。隔了几年,郑栋死了,栋子两人,一名宗,一名干,争夺父位。文惠引岳趋入,阳称排解,诱杀宗、干两兄弟,遂进至大越。大越王黎维,惊慌的了不得,忙与他议和,给他两郡,又把娇娇滴滴的爱女,送与文惠,畀他受用。文惠总算罢休,在大越称臣拜相。越年,黎维卒,嗣孙黎维祁立。文惠载了许多珍宝,及驯象百头,还归广南,留郑氏遗臣贡整镇守都城。贡整想扶黎抗阮,夺回象五十头。文惠大怒,发广南兵攻大越,贡整战死,维祁出走。文惠攻入黎京,尽毁王宫,把宫内妃嫔,及金银财宝,搜括而去。(一个爱女尚且不足,又添了许多妃嫔,许多金帛,大越总算晦气。)高平府督阮辉宿,挈了黎氏宗族两百口,遁至广西求救。
第41章 平海岛一将含冤定外藩两邦慑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