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嘉仪微微颔首,广袖轻拂:
     “既如此,本公主就不打扰诸位议事了。诸位继续……”
     她转身欲走,绣着鸾凤的裙裾在青砖地上旋开一朵红色的莲花。
     杨嘉仪忽又驻足回首,眼角眉梢染上几分温软:
     “对了……”
     她顿了顿,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驸马今日散值后早些回府。”
     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语气里藏着满满的的期待:
     “我于府中,等你回来。”
     沈知韫心头一热,立即深深作揖:
     “微臣,谨记。”
     他的声音沉稳依旧,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一丝颤抖。
     直到杨嘉仪的身影消失在朱漆门外,他才缓缓直起身来,指尖还残留着方才接过锦盒时,公主若有似无的触碰。
     厅内众人面面相觑,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早已消散殆尽。
     唯有宋言初仍跪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沈知韫的目光在他身上略一停留,随即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席位。
     案几上,那方锦盒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随着长宁公主的离开议事继续,议事厅内氛围开始融洽起来,几位年长的官员甚至开始低声交谈,时不时传来几声轻笑。
     宋言初强自镇定,他掸了掸衣袖,却不小心带倒了案上的茶盏。褐色的茶汤在宣纸上洇开,像极了他此刻晦暗的心情。
     他的声音还有些发紧,却已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再不见一丝尴尬:
     “诸位大人,此次我来翰林院,是为了传达圣意。陛下有意在文渊阁设立功臣榜,以彰表开国以来功勋卓着之臣。而召诸位前来,正是要听取良策。”
     这才是宋言初一早来翰林院的目的,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绢帛,缓缓展开:
     “这是陛下亲拟的初步构想。”
     话音未落,厅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沈知韫看到,几位老臣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文渊阁功臣榜,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大好机会。
     议事厅中,香炉里冒出的袅袅青烟忽然被窗外灌入的风吹得四散,恰似朝堂上暗流涌动的局势。
     宋言初整理着手中明黄绢帛,丝绸摩擦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清了清嗓子道:
     “此次功臣榜选录尤其要注意……”
     他顿了顿,指尖在绢帛某处轻轻一点:
     “权衡之道。”
     沈知韫垂眸轻抚案上的锦盒,指尖划过盒面上精致的纹饰。
     此时,他心中想的却是公主在做什么……
     他甚至嫌弃时光过得太慢,他想早早下值。
     闻言,翰林院的郑大人慢条斯理地捋着保养得宜的花白胡须,腰间那条价值连城的和田玉带在阳光下泛着矜贵的柔光。
     他端起官窑青瓷茶盏,先是用茶盖轻轻撇了撇浮沫,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依老夫之见,这功臣榜的人选嘛……”
     茶盏与茶托相碰,发出一声清脆的“叮“响,
     “自然要以世代簪缨、诗礼传家的名门之后为主。”
     他故意拖长了声调,浑浊的老眼扫过在座几位寒门官员洗得发白的衣袍。
     这郑大人,年纪不小在翰林院当职的时间也不短,奈何品级不高,他的仕途

第三十五章 棘手的差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