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兵部尚书还欲再言,却见皇帝猛地抓起案头砚台砸下。
     “砰!”的一声,墨汁四溅。
     “太子私通番邦,凌虐使节,尔等还要为他开脱,莫非...…”
     皇帝阴冷的目光扫过二人战栗的身躯:
     “太子如此,都是你们教唆的?”
     礼部侍郎当场瘫软在地,官帽滚落露出早生的华发。
     “敕!”
     皇帝沉闷的声音陡然转厉。殿中侍御史立即展开黄麻纸,紫毫笔饱蘸朱砂。
     “兵部尚书刘祁凝、礼部侍郎何盛年,阿附储贰,有亏臣节。”
     皇帝每说一字,侍御史的朱笔便在宣纸上划出凌厉的痕迹:
     “即日夺其金鱼袋,削爵贬秩,付大理寺按验!”
     皇帝话音落,殿中省太监当即上前,摘去二人蹀躞带上的银鱼符。吏部考功司郎中在《职官录》上朱笔勾销二人姓名。御史台持铜印封存二人案牍,朱砂封印形如雷霆。
     皇帝突然咳嗽着指向殿外,檐下铁马正被狂风吹得铮铮作响:
     “若再有妄议者...…”
     他的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开口的话不容拒绝:
     “依律按39;奸党39;条论处!”
     一时间,无人再敢发出声音。
     杨嘉仪看着二人紫袍被剥下时,突然想起去岁元日大朝,正是这两位大臣领着百官称颂太子“仁孝无双”。
     如今那歌功颂德的贺表,还收在东宫崇文馆的金匣里。
     “事已议决,众卿——”
     皇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染血的帕子掩住半张苍老的面容。
     掌殿太监立即上前,尖声唱道:
     “退——朝——”
     殿中侍御史击响廊下金钟,三声悠鸣震彻九重。
     通事舍人高举牙牌,朱漆牌面上“万福”二字映着晨光。
     文武百官按班次退出,紫袍青衫在丹墀上拖出长长的影子。
     皇帝扶着龙椅缓缓起身,冕服上的日月纹在阴影中黯淡无光。
     他最后瞥了一眼跪伏在地的于阗公主,又看了看昭和长公主和杨嘉仪,终究是没再言语,转身离去。
     于阗公主在两位公主搀扶下抬头,泪水冲淡了脸上的妆容。
     殿外朝阳穿透云层,将三人的身影映成大殿上最灼目的光。
     “嘉仪,谢过皇姑母仗义相助。”
     杨嘉仪抬手行礼,谢过昭和长公主的帮忙。
     她本以为说服昭和长公主帮忙,需要多费一番口舌,未料只是寥寥数语,昭和长公主便同意帮助她们。
     杨嘉仪陷入回忆……
     今日早些时候,杨嘉仪入宫前却已在昭和长公主的演武堂外静候多时。她头上的九凤钗还沾染着朝露,未干的朝露随着她郑重行礼的动作簌簌坠地。
     她将那夜醉仙坊直到太子妃将残破的于阗公主送到她的府上的事,一一说与昭和长公主听。
     说到于阗公主惨状时,昭和长公主正在擦拭的陌刀的手突然顿住。
     “不必说了。”
     昭和长公主玄铁护腕撞在案几上,震得边关舆图发出阵阵声响:
     “我最是听不得这些,我自十五岁上战场,见过太多被战火摧折的女子。”
     昭和长公主的声音字字有力,她看了眼那些跟着她的娘子军,终究是一声叹息:
   

第九十七章 沉默的悲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