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盈国库强军备!你们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实则是为了保住自家的金山银山!34;
     朝堂陷入死寂。萧沅适时出列,手中捧着一卷《新政利弊疏》:34;诸位大人可知,新律推行后,西北商路关税增加四成?这些银两用在了修缮河渠、兴办义学上。34;他望向面色发白的户部侍郎,34;上月黄河决堤,若不是新政积攒的钱粮,沿岸百姓早成饿殍!34;
     就在这时,大皇子容砚率一众年轻官员跪地:34;儿臣愿为新政担保!请父皇准许儿臣前往西北,亲自督办茶马互市!34;他腰间玉佩正是萧沅在密道中缴获的信物改制,此刻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左相仍不死心,突然高呼:34;陛下此举,有违祖制!34;这句话如同一颗火星,点燃了蛰伏的反对声浪。御史大夫、礼部尚书纷纷附和,大殿内顿时吵嚷成一片。
     容珩握紧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千钧一发之际,卫蓁蓁身着皇后冕服步入殿内,凤冠上的东珠在阳光下流转光华:34;哀家昨日收到三十封百姓联名信,皆赞新政惠民。34;她展开泛黄的信纸,声音清亮如钟,34;其中一封来自扬州,信中说新上任的知府开仓放粮,救活了三千饥民——而这位知府,正是陛下力排众议提拔的寒门子弟。34;
     萧沅趁机举起一卷竹简:34;诸位可知,这是商鞅变法时的《垦草令》?当年孝公力排众议推行,才有了秦国一统天下。今日陛下变革,亦是为了我朝千秋万代!34;他的目光扫过中立的大臣,34;王大人,您管辖的益州,新政后流民减少七成;李大人,您负责的科举改制,今年寒门子弟中举率提高两成,这些难道都是假的?34;
     随着萧沅的话语,几位中立大臣对视一眼,终于有吏部员外郎出列:34;臣附议!新政虽有阵痛,但确是利国利民之举!34;这一声如同惊雷,打破了僵持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官员选择支持变革。
     左相见大势已去,瘫坐在地。容珩起身走下龙阶,帝王袍服扫过青砖:34;朕今日便下旨,彻查贪污官员,严惩不贷!34;他望向萧沅,眼中满是信任,34;太傅,明日起,你暂代吏部尚书,全力推行新政。34;
     退朝时,雨不知何时停了。萧沅站在午门外,望着天边破开云层的阳光,想起昨夜与柳萱的对话。那时她将绣着桃花的香囊塞进他怀中:34;朝堂如江湖,有我在你身后。34;此刻春风拂面,他握紧香囊,转身走向宫门——这场关乎国运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136章 朝堂变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