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就被请到宫里来了。
这日李太医来诊脉,诊了许久,突然对着卫蓁蓁深深一揖:“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您这胎……是双脉!”
“双脉?”卫蓁蓁愣住了,“你的意思是……”
“是龙凤胎的可能极大!”李太医的声音里带着激动,“这脉象一强一弱,一沉一浮,正是双胎之兆!娘娘福气真是……”
卫蓁蓁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小腹,那里已经微微隆起,像揣着个小小的面团。她怎么也没想到,竟会是两个。
容珩恰好下朝过来,进门就听见李太医的话,几步冲过来:“你说什么?龙凤胎?”
“回陛下,正是!”李太医躬身道,“娘娘身子康健,胎相也稳,只需好生静养,定能平安生产。”
容珩哈哈大笑,一把将卫蓁蓁抱起来转了个圈,又猛地想起她怀着孕,连忙小心翼翼地放下,对着门外朗声道:“传朕旨意,皇后卫氏身怀龙裔,特晋封其父兄,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太医院上下各赏三个月俸禄,李太医赏良田百亩!”
卫蓁蓁被他闹得脸红,嗔道:“陛下,慎重点,当心吓着孩子。”
“对对对,当心些。”容珩连忙扶着她坐下,亲自给她倒了杯温水,“你说,这两个小家伙,像你多些好,还是像我多些好?”
卫蓁蓁看着他孩子气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男孩像你,女孩像我,这样最好。”
消息很快传遍了皇宫,接着又传到了宫外。朝野上下都轰动了——皇后三十六岁高龄怀上龙凤胎,这可是百年难遇的祥瑞!文武百官纷纷上奏恭贺,各地的藩王也都派人送来了贺礼,一时间宫里的贺礼堆成了山,红绸子从坤宁宫一直挂到了太和殿,处处透着喜庆。
容砚从南疆赶回来时,卫蓁蓁的肚子已经很明显了。他一身风尘仆仆,刚到宫门口就直奔坤宁宫,见到卫蓁蓁,“噗通”一声跪下:“儿臣参见母后!”
“快起来,地上凉。”卫蓁蓁连忙让锦书扶他起来,见他黑了瘦了,眼角却带着笑意,忍不住道,“路上辛苦了吧?”
“不辛苦!”容砚看着母亲隆起的小腹,眼眶有些发红,“儿臣听说母后怀了双胎,心里高兴,快马加鞭赶回来的。”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木雕,是个憨态可掬的娃娃,“这是儿臣在路边歇脚时,见一个老木匠刻的,觉得讨喜,就给弟弟妹妹带回来了。”
卫蓁蓁接过木雕,摸着手感光滑,想来是被他摩挲了许久,心里一暖:“你有心了。”
容昭也从江南赶了回来,带来了许多江南的珍品,有柔软的丝绸,有精致的银锁,还有一对玉制的小玩意儿,雕的是龙和凤。“母后,这对龙凤佩是江南最好的玉匠雕的,据说能保平安。”他笑得温和,眼底却藏着一丝复杂——他这个二哥,向来是兄弟们的榜样,如今母后又添双胎,将来这储君之位,怕是更难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容瑾年纪小些,还在京中读书,每日下学都要来坤宁宫待上半个时辰,要么给卫蓁蓁读史书,要么就给她讲国子监里的趣事,偶尔还会笨手笨脚地给她剥个橘子,惹得卫蓁蓁直笑。
容玥更是黏人,几乎长在了坤宁宫,一会儿给母亲捶腿,一会儿给她讲故事,还把自己攒的那些珠花首饰都拿出来,说要给妹妹当嫁妆,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其他的皇子公主们也都纷纷来看望。五皇子是贵妃所生,今年十岁,性子沉稳,给卫蓁蓁行了礼,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七公主是珍妃的女儿,与容玥同岁,活泼爱笑,拉着卫蓁蓁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九皇子是慧妃所生,刚满六岁,怯生生地递上一朵自己画的花,小声道:“皇额娘,给你。”
卫蓁蓁一一应着,看着眼前这些或高或矮、或沉静或活泼的孩子,心里突然觉得,多两个孩子,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卫蓁蓁的行动也越来越不便,夜里常常腿抽筋,疼得睡不着觉。容珩便夜夜陪着她,她一皱眉,他就醒了,披衣坐起给她按揉小腿,手法从生疏到熟练,倒比太医院的嬷嬷们还专业些。
“陛下,您明日还要早朝呢。”卫蓁蓁看着他眼底的青影,心疼道,“我自己能行,您睡吧。”
“没事,朕不困。”容珩握着她的脚,轻轻揉捏着,“你怀着两个孩子,比朕辛苦多了。”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蓁蓁,当年生容砚的时候,你疼了两天两夜,生容昭时也是凶险,生容瑾和玥儿虽顺些,却也瘦了好几圈。这次是双胎,我总怕……”
“怕什么?”卫蓁蓁打断他,握住他的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李太医说了,胎相稳得很。再说,有陛下在,我什么都不怕。”
容珩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里的担忧淡了些,低头在她手背上吻了吻:“嗯,有朕在,什么都不怕。”
他让人在坤宁宫的暖阁里铺了厚厚的地毯,墙上挂着厚厚的锦缎,连窗户缝都用棉絮堵上了,生怕一丝风进来伤着她。太医院的太医们轮流在宫外值守,一有动静就能立刻进来,宫里最好的稳婆也被请了来,住在偏殿,随时待命。
贵妃每日都来问安,带来的点心总是温热的;珍妃擅长调香,给卫蓁蓁送来安神的香薰,说能助眠;慧妃和淑妃也时常过来,帮着处理些后宫的琐事,让她能安心养胎。
卫蓁蓁知道,她们或许各有心思,却都明白,这宫里的安稳,离不开皇后的康健。
转眼到了深秋,卫蓁蓁已怀胎八月,肚子大得像揣着两个大西瓜,连呼吸都觉得费劲。李太医每日来诊脉,神色也越来越凝重:“娘娘,您这胎虽稳,但毕竟是双胎,又是高龄,生产时怕是会有风险。老臣已经备好了所有药材,也请了民间最有经验的稳婆,您放宽心,千万别忧思过度。”
卫蓁蓁点点头,心里却难免有些紧张。容珩看在眼里,干脆把朝政都挪到了坤宁宫附近的暖阁处理,一有空就过来陪着她,给她讲些前朝的趣闻,或者读些轻松的话本,想方设法逗她开心。
“陛下,你说这两个孩子生下来,叫什么名字好?”卫蓁蓁靠在他怀里,摸着自己的肚子,轻声道。
容珩想了想:“若是男孩,就叫容安,愿他一生平安;若是女孩,就叫容宁,愿她一世安宁。”他顿了顿,笑道,“若是龙凤胎,就叫容安和容宁,合起来就是平安康宁,多好。”
卫蓁蓁笑着点头:“好,就叫安儿和宁儿。”
夜里,她常常能感觉到两个小家伙在肚子里动,一个活泼些,踢得她肚皮发颤;一个安静些,只是轻轻蠕动,像在撒娇。她便会拉着容珩的手放在肚子上,让他感受这份奇妙的动静。
“你看,安儿又在踢我了。”她笑着道,“将来定是个调皮的。”
容珩感受着那清晰的胎动,脸上满是温柔:“调皮才好,像他大哥,有闯劲。”
日子就在这样的期待与忐忑中缓缓流淌。立冬那日,卫蓁蓁刚吃过午饭,突然觉得小腹一阵坠痛,比往常的宫缩要强烈许多。她心里一紧,知道是要生了。
“锦书,快……快请李太医和稳婆!”她强撑着道。
锦书也慌了,连忙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快!快去报给陛下!娘娘要生了!”
容珩正在暖阁批阅奏折,一听这话,手里的朱笔“啪”地掉在地上
喜欢。
第140章 晚来双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