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防后来者群起效仿。”
     云黛闻言略一思索就展眉笑道:“我明白了,陛下看上去是不偏不倚让朝廷拟订方略,实际上意思再明白不过,成德一定要剿的!以太子和我们云家的关系,怎么可能同意安抚王廷安?”
     李禅听完竖了一个大拇指:“聪明!只不过此事光有陛下的态度还不够。自古以来皇帝想做缺做不成的事情多了去了。那些主张安抚王廷安的大臣,不管他们出于什么原因,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的阻碍朝廷定策征讨。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尽可能的把出兵的障碍扫除。”
     云黛用力点了点头,这么久了,她终于感觉光明就在前方了。
     李禅:“如今朝廷出兵的阻碍,明面有三:典论、兵力、粮草,因为你的《永昌奇案》,典论之事已经解决了一半,等你文会之后应当就可以完全准备好了;至于兵力之事又可一分为二,一是兵马,西征军百战之余,回京后当整备修养。要讨伐王廷安除了原本京畿附近的军队之外,成德周边节镇的镇军也要征发,以朝廷今时今日的威望,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至于选帅用将……”
     “选帅?难道不是太子么?”云黛有些奇怪。
     李禅:“太子固然是极好的选择,但是太子方领兵回来,大夏制度,同一人掌兵权不可过久,即便是太子也不例外;而且太子与云家关系过于亲密,太子为帅恐怕会意气用事,反不利军事,”李禅摇了摇头,“不过太子不世将才,弃之不用也不可能。我估计最后陛下会选一位名臣宿将为帅,令太子为副,共同领兵。”
     云黛点了点头:“这样安排确实稳妥很多。那粮草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粮草就是眼下明面上最难办的事情了,”李禅轻轻敲了敲额头,“单是粮草之事还则罢了,可这粮草之事还带出了灾民、时疫两桩暗事。”
     李禅看向云黛:“灾民聚集京师,若不加赈济,恐生灾变,若是万一再有时疫,就算朝廷万事俱备也是不能出兵得了。如今我领了赈济灾民、防止时疫的差使,就是要防止这件事情可能造成的影响,而此事目前急需你的协助。”
     云黛一喜:“我的协助?什么事?”在李禅身边这么长时间,看的都是自己看不懂的事情,写行卷更是被李禅的才华和努力弄得气馁的不行。此时李禅说需要她帮忙,怎么能不欢欣雀跃!
     李禅笑道:“其一,你将你在成德那边的验方抄一份给我,明日我拿给太医署,让他们先议着。其二,你之前说若要治理时疫,最要紧的是将患了病的人和健康的人隔绝开来,最好是能单独建立一个疫病营。那么我需要你告诉我若是要建疫病营,该如何建法?选址有何要求讲究?最好是能在洛阳周边找好能建在哪里。实在不行你将布局图纸画给我,我去找地方也行。”李禅在此处看了一眼云黛,“其三就是……我要你去问问那位薛岳薛公子,那日说的建春门那十万石粮,是不是他家的。若是的话……你可帮我问问他来京城到底有什么目的。”
     云黛连连点头,这几件事情,前两件都是自己拿手的事情,第三件虽然有点麻烦,但只是去问问薛岳,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云黛满心欢喜的就想回房去写药方和疫病营的要求。
     可是还没起身呢,就被李禅拉住了:“不用回去写了,就在这儿,写完拿给我看。”
    喜欢。
  

第153章 吴王头很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