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永昌奇案》,也都承认这东西作为传奇确有过人之处,可是当官考科举可不是写传奇,传奇写的再好,策论诗文写不好也是无用。这云非墨顶着这么大的名声,谁不想看看他究竟什么斤两?
     谢祎这边看着云黛作派还算谦卑,自己当然也不肯失了风度:“赐教不敢,大家一块探讨学习罢了。”说罢接过云黛的策论,轻轻展开。云黛刚开始写策论的时候他曾看到过,对于云黛的水平他自认为清楚的很,不过就是个徒有虚名的家伙,一面展开一面招呼身边的人:“众位同窗也请一道参详学习吧!”
     众人于是都凑了过来,有人照顾后面看不见的,还大声将策论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云黛的策论原本就是切中成德之事的本质的,对于河朔方镇的处理更是鞭辟入里。经过房准的修改后辞句之精到,论理之严密也更上一层楼,最后经过李禅的拆分和组合,策论的立意、设论都是远出众人之上。
     最重要的是,云黛这份策论与普通举子所写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云黛的策论所有都紧扣时事进行阐发,便有引申也是点到即止,绝少空谈虚无缥缈之语,全篇读下来尽是条分缕析的谋国之言,而非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的堆砌。这等立意高远有脚踏实地的文章,远比一般举子写的漂亮文章难得的多。虽说文人相轻,但是举子们也都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这等文章绝不是彼辈坐在书斋里寻章摘句能写出来的。初时众人脸上还有些对于云黛平实语言的轻视和讥笑,可听到后来全都收起了轻慢之心,由衷的赞叹起来。
     可是在谢祎看来全然不是这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祎不得不承认云非墨策论写的好,但是这些文章太过实在是大大的弊端!文辞流畅用典准确更能很大程度上提升观者的感受。更何况策论是什么?这又不是朝廷的公文,写的那么平实不就变成低等的小吏了么?别人他不知道,这种东西送到春会上,礼部的蔡尚书估计连眼皮都不会夹一下他!
     不过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在众人面前宣诸于口,谢祎装模作样的看完,双手将策论交还云黛,拱手道:“云兄对于成德之事还真是念念不忘,策论也大多是针对河朔之事的。但是谢某看来,这些策论作为公文方案或者还算可以,但当做策论还是浅白了些。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云公子立论中将成德之事论断为王廷安残害忠良,恕谢某不能苟同!”
     谢祎这话一出整个内堂里一片哗然,这么些天谢祎从来没有针对成德之事发表过什么言论,就连前几天太子捷报未到,朝廷态度暧昧不明的时候,他都未曾正面评价过成德之事,怎么到了今日,朝廷明摆着要征讨王廷安给云家正名的时候他反倒出来唱反调了?
     云黛一听谢祎这话脸色也是一变:“愿闻其详。”
     “王廷安为一己之利,犯上作乱,弑杀长官,固然是死有余辜;可是那云家真的就是忠良了么?恐怕不见得。”谢祎好整以暇的理了理衣服,环顾四周,“确实,云兄在永昌奇案中为云氏张目,不乏溢美之词,甚而至于比之于古之贤臣,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然实则大谬!古来大奸大恶必有大智大勇。王廷安虽死有余辜,可是他杀云家,我却要说他杀的好!”
    喜欢。
  

第157章 公车馆激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