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杜确一双三角眼转了一圈,朗声道:“谢公子卷中第四首诗题为‘四月初一日送故人归京,看诗中景色当是在河朔海滨。”
     云黛出于好奇,也凑过去看谢祎的卷子,第四首果然便是这首诗,诗中有一句提到了‘魏武歌咏沧海地,魏武歌咏沧海指的是曹操的名篇《观沧海》,那这歌咏之地自然就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所说的碣石山了。
     倘说是别处云黛或者还不甚了了,这碣石山就在卢龙,云黛爬都不知爬过多少回:“这应是卢龙的碣石山吧?”
     “好见识!”杜确赞了一句继续说道,“卷中第六首诗题是《赠海客归蓬莱》,小序中点明是四月初十作于浙江天姥山。然后是第七首《月下独酌》,只写了是四月作于江西滕王阁,但是诗中有‘且趁酒意拂玉盘句,月圆如盘,当是四月十五日夜所作了……”
     他这一条条说过来在场众人离得远的还不觉如何,原本坐在云黛他们附近的举子都惊诧莫名,刚刚这个杜确才看了谢祎的试卷多长时间?竟然能把里面的内容记得如此分毫不差!这个人长相虽然怪异骇人,竟然过目不忘,真是不可小觑!
     只是他这样一首首数过来,众人除了惊叹他记忆过人,却还是不懂谢祎究竟忙在哪里。
     终于有人忍不住打断还在说个不停的杜确:“杜君,你这说了半天,我们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说谢公子很忙呀!”
     杜确狡黠一笑:“诸君试想,碣石山在卢龙,天姥山在会稽,两地相隔两千余里,谢君只花了九天就已经往来其间;接着又五日间,已经从会稽到了千里之外的豫章故郡,晚上在滕王阁上饮酒赏月。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西到蜀中,北走阳关,东及大海,南抵百越,谢公子往来神州各地名山大川,迎来送往,皆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算起来一日少说也要走三百里,岂不是很忙么?”
     他这样一解释众人尽皆明悟过来,这些书生日日攻读圣贤书,对于这些地理方位大多没什么概念,他们之间的路程远近就更不知所谓了。
     可是这些举子再没有常识也知道一天三百里行程是不可能的,正常人行路一日六七十里已是极限。就算是朝廷驿使,一日也就一百五十里。
     因而有人笑道:
     “原来如此!这样看来谢公子那是日日按照朝廷马上飞递的速度在赶路,佩服佩服!”
     “诶,朝廷马上飞递一天能走三四百里不假,得换人换马昼夜不停,谢公子那可是亲身前往,到了之后还能饮酒送客,吟诗作对,比起马上飞递可要厉害惬意多了!”
     云黛此时也按捺不住,起身憋笑正色道:“诸君错了,杜君也是一样,你们都误会谢公子了。”
    喜欢。
  

第172章 谢祎很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