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的“官员”,但熟读经史。他自然明白李禅作为皇子,距离权力的中心太近了,才华越高,反而越容易滑进朝堂的漩涡之中,所以王介一直都想要劝李禅全心向学,远离朝堂,做一个开宗立派的学宗,名垂后世。这岂不是比去争权夺利好的多么?
可惜事不遂人愿,裴济后来对李禅悉心教导,使得李禅与学问一道渐行渐远,王介本就对裴济心存芥蒂,因为此事,更是对裴济深恶痛绝,常言他让大夏失去了一个可以开宗立派的大家,以至于十余年来竟与裴济断绝了往来。
此刻看着李禅的目光王介有些疑惑:“难不成除了刚才的原因,还有别的缘故?”
李禅行礼:“学生请老师为天下惜才。”
“惜才?”王介愣了一下,“一个连大学都默写不出的人,说是天下大才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吧?”
李禅点点头:“若此人其实没读过书呢?”
“什么?!”王介呼地站起身来,“没读过书?这是怎么回事?”
李禅吁了一口气,把云黛编的那套本是游医,阴差阳错入京被晋王保荐成为举子,激于义愤写成《永昌奇案》的故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王介听完之后啧啧称奇:“所以说这个云非墨并没有真正读过书,只是学医之余涉猎了一些杂学?”
“正是如此!”
“当真是奇了!他的策论我也读过,就是读过书的等闲也没有这么好的见识,若是没读过书,就更是……”王介本想说‘天才,但看了看眼前的李禅,终究没说出口,改口道,“倒真的是个难得的人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介又抚了抚胡须,肃穆道:“可他既然有此才华,就更应该广学博观,厚积薄发,如今因为虚名而妄求功名,岂不殆矣?”
李禅温言道:“故而学生并不是请老师为他作弊,更不是请老师昧心给他评判,只希望老师能够爱惜人才,不要给他三连下,导致他被退学,乃至失去向学之心。”
“这……”王介倒也没想到李禅郑重其事的过来说的就是这么个事,这个要求到不过分,王介想了一会儿,肃然道,“还是那句话,学问之道做不得假,他若真考了三连下,我是不会帮他遮掩的。”
李禅刚想说什么,王介就挥手拦住他:“你刚刚说他对于杂学颇有涉猎?”
“是。”
“帮他作弊遮掩我是决计不会做的。但若如你所说,为国惜才也是我当为之事。”王介笑道,“我会在安排考试的时候,至多两场儒学考试之后就安排一场杂学考,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只是你要清楚,我所做的就只有调换考试的次序,绝不会因为他的缘故就降低杂学考的难度,他若是学艺不精,杂学考也考了下,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李禅一听大喜:“如此已经够了,学生多谢老师!”
“先别忙谢我,国子学的杂学考都不简单,这个云非墨现在的水平未必能通过。况且学业终究是儒学为主,他儒学也还要好生研读才是。”
喜欢。
第272章 三连下可怎么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