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2章 裴相(三):太子与吴王[2/2页]

青山不墨:开局成为女尚书 一只五丁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李乐也不是这块料。
     要是老四真的德才兼备也就算了,随着老四年岁渐长,除了武功确实天下无双之外,朝政决断,用人识人,定策卓识,哪一件是他能做的好的?皇帝也不是没着意培养他,老四刚刚及冠,就让他以东宫的名义辅理朝政,到后来更是直接交给他全权监国,东宫官更是直接配齐,俨然一个小朝廷。
     可是老四怎么做的?行事冲动,不计后果,几道政令下来弄得天怒人怨朝局动荡,要不是自己带着几个老臣弹压,当时就得翻天了!
     这还不算,老四性格固执,喜好兵法游猎,不近儒臣、文士,平日言语中对于朝中文官多有不逊之语,时间一久,朝中的官员几乎都与东宫关系不睦。这样的太子怎么能作为国储?
     后来皇帝指派已经是吴王的老二协助东宫监国,不数年间,气象为之一新,也正是这几年老二的表现让裴济真正动了心思。
     朝廷对于太子和吴王之间的不同评价皇帝当然也看见了,所以还没等裴济向皇帝建议,皇帝就已经出手了。
     为了稳固太子之位,皇帝一方面将卢龙节度使云麟的长女云绾册为太子妃,另一方面把云麟的次子云霁派到东宫,等若是将河朔三镇之中军力最强的卢龙牢牢绑定在东宫身后。
     加上崔皇后还有崔衡对于老四的支持,此时东宫的稳固程度,已经不适合再建议易储了。
     裴济对于东宫之位的不以为然随着李禅因罪外放到了晋阳,已经无关紧要了,确实,想想两年前,东宫诏收天下节镇募兵之劝,成德王世贞病死后,云麟移镇成德,长子云霆袭封卢龙节度使,太子坐拥卢龙、成德还有崔衡的河东,太子之位可谓是牢不可破。
     到了这个时候,以裴济之明怎么会看不出来太子已经牢牢坐稳这个位子了?虽然皇帝还是一样倚重他,太子至少在礼仪上也极为尊重他的意见,可是对于裴济来说,继续在朝堂上恋栈不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也正因为如此,裴济借口自己年老体衰,遇刺之后更是精神不济,坚请致仕,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皇帝对于自己这位老伙计的心思岂有不明白的?裴济跟自己在皇储的问题上意见不合甚至有龃龉双方都心知肚明,皇帝明白裴济的想法,但是皇帝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皇帝不认为自己让老四继位是因为王皇后的缘故,至少不完全是。确实,如果单纯以治国的才华来说,老二在诸子之中是无以伦比的,而老四甚至连第二都排不上,要真论起来,老四都未必比得上老七。但是皇帝却坚信,老四就是最适合的国储。因为治理天下从来就靠的不是一个人的能力。但是这个道理皇帝是没有办法跟天纵奇才的裴济说明的,有时候一个人太优秀,也是一种局限。
    喜欢。
  

第382章 裴相(三):太子与吴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