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过去吧?”
严厉之所说的事情其实殿中的大人们也都知道,但是一来这些士大夫出身的官员,谁能对律令了解的这样详细?这二来朝中的大人们个个日理万机,这好几年前的事情谁能记得那么清楚?
而严厉之就是这殿上众人之中的一个异类,首先严厉之异乎寻常的年轻。大夏开国以来,在太平年月做到尚书这一级的人中,严厉之应该是最年轻的,他三年前升任刑部尚书的时候才刚刚三十七岁,到今天也不过刚四十岁,年富力强,记忆力自然就要比那些老大人们要强一些。
其次严厉之虽然也是一步步科举考上来的,但与一般的官员相比,严厉之在担任刑部尚书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在朝廷任职的经验,而是一直在地方上转任。
而且每到一处都是以断狱捕盗着称。他当年在在山南西道任节度使时,威名远播,不仅仅是山南西道盗贼绝迹,甚至于青唐国境内的百姓有了冤情和纠纷都会不远千里跑到山南西道境内请求他主持公道。相应的,他对于律令的熟知程度,远比一般的士大夫更加深刻。就连这些年也以善于断狱着称的裴耀卿,在断案这件事上也是自叹弗如的。
这样耀眼的实绩,就是他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刑部尚书的最大资本。
严厉之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又兼博闻强识、才华出众,可他在朝中着实不是很受欢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名字的关系,严厉之为人极是孤僻,崖岸高峻,还颇有些恃才傲物,跟朝中一团和气的大人们都很难聊到一块去。
最关键的是严厉之为人有一个特色,说话从来不给别人留情面不说还刻薄,加上他过目不忘的本领,朝中大小人物几乎都给他得罪了一个遍。谁跟他说话都有些担心,怕哪句话说错了留了把柄在他那里,不知道那一天就会被说出来给自己难堪。
所以此刻他出来说话时,朝中不论是支持他的还是反对他的都有些别扭,有几个甚至腻歪的拧了拧身子。
严厉之不是不知道他不招人喜欢,但是做到他这等位置实已不用在意这些。
身为刑部尚书,整个大夏地位比他更高的也超不过两手之数,若不算病休在家的兵部尚书,还有太傅裴济、太尉卢裕侍中崔衡这几人的话,剩下的只有:皇帝,尚书左仆射韩胄,右仆射柳承宗,吏部尚书吕品晶、户部尚书萧慎五人而已。
况且以严厉之的个性而言,也根本不在乎这些:年少得志,身居高位,加上长于断狱见惯了世间的腌臜黑暗,严厉之不愿意也不屑于再去在乎这些事情。
喜欢。
第430章 吴王十大罪(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