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70章 打擂台[1/2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内 志鸟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密云的大军训,并没有脱离媒体的视野。
     这年代,媒体记者还是很有些能力的,像是几年后开启的焦点访谈,记者们明察暗访各级政府,乃至于矿区井下,其惊险程度拍成电影,比好莱坞大片也不遑多让。
     但是,记者们的能力固然出众,能发挥的地方却是不多,焦点访谈终究是俗气凛然了,而在此之前,媒体所能报道的故事也极有限。
     诺贝尔奖算是今年冒出来的,政治生活之外最有趣的故事了,档次也很高,不管上哪一级的媒体,都不丢分。更进一步的说,小媒体还更喜欢这样的故事。
     后世有各种网络媒体搞小段子,玩小确幸,80年代的报纸媒体也没有放着这块儿浪费,关于诺贝尔奖的段子,最近几天都被人写烂了,大家迫切的需要新鲜的咨询来填充。
     上万名的工人被军训,而且有诺奖得主杨锐同志,宣布做新药,这些都够记者们编造一阵子了。
     《京华早报》的王博原本也是编造派的一员干将,他做的小故事,弄的一些小知识,在很长时间里,都颇受欢迎。
     今天,王博同志却是决定做一篇好文章出来。
     他从单位借了照相机过来,仗着认识杨锐,好容易拿到一张“采访证”,一整天都趴在操场上,给工人们拍照。
     当然,趴一天的时间,不是要拍一天的照片。
     胶卷多贵啊,他总共也就从单位里要了两卷出来,要是不拍出好照片来,胶卷白瞎了不说,弄不好还要被狠批一顿。
     所以,王博趴下的时间里,大部分是在摆poSE。
     他自己摆poSE,也是在等着工人们给自己摆poSE。
     踢腿的帅照来一张。
     各分队集合的照片再来一张。
     工人们盘腿而坐,高声唱歌的照片也来一张。
     少不得还得拍一张站军姿和扛枪的照片。
     王博甚至想要拍一张受训的工人,持枪射击的照片,却被告知“我们没有这个项目”,令王博遗憾不已。
     熬了一天的时间,总算还是拍到了几张满意的照片,王博回到编辑部,立即奋笔疾书,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故事,给装了进去,最后带上几张配图,找上了总编,笑说:“您看看我今天写的东西,也不知道用哪张照片好。”
     “得,你等等啊。”总编正在看一篇报纸上的文章,眼睛有些拔不出来似的。
     王博也不着急,笑盈盈的看着主编,心里YY着,一会儿主编看到自己的文章,怕是不止看的入神,恐怕还会拍案叫好吧——王博自然不是认为自己写出了什么天地雄文,不过,就京华早报的水平来说,他今天的文章,应当是能拔得头筹了。
     别人家的文章写的再好,那也是别人家的,拍案无非手疼罢了。
     自家的文章,那才是给京华早报带来销量的好东西。
     王博美滋滋的想,就凭自己在秋老虎的关照下,晒了一天的肉脸,也该得到几个大大的笑容吧。年末了,也到了评优评先的时间了,得给领导一个好印象。
     总编放下了报纸,将王博的文章拿到了手里。
     王博轻松一笑,顺便看了一眼报纸的抬头:《华西早报》。
     正是《京华早报》的大对手呢。
     与单位的同事一样,王博对《华西早报》没什么好感,相信总编也是一样的。
     王博有些好奇,也是有些无聊,就顺手将报纸拿了过来,看起了上面的文章。
     《京华早报》是一家小报,管理称不上严格,也没有机关单位的严苛上下级制度,王博将报纸翻转过来,瞅了一眼正在皱眉阅读自己文章的总编,心道:认真的看吧,看看咱们这专业记者的采访成果。
     王博压抑着心中的得意,抖抖手,才将注意力放在了《华西早报》上。
     他的目光以极快的扫下去,下意识的准备翻页。
     像是这样的小报,头版如果不是政策时事,也是一些小无可小的事情,向来是不值得浪费时间的。倒是二版三版,往往能有点味道。
     不过,今天的《华西早报》的头版,标题却长的让人不注意都不行:
     《诺贝尔奖得主的母亲:我是如何培养一名诺贝尔奖的》
     王博的目光猛的一凝。
     这……这真的是……有点太不要脸了吧!

第1370章 打擂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