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 长安,长安[1/2页]

大唐唯一的剑仙 江秋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京城?
     自荐?
     江亭云闻言一怔,下意识地就想拒绝,他对于这种“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在拒绝的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瞬间,他停顿了一下,想起了别的事情。
     说起来,唐朝的京城岂不就是……长安吗?
     长安唉,长安城,大概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城市了吧?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是一座活在诗歌里的城市。
     很多年后,哪怕唐朝已经覆灭,只余尘土,但在很多人的梦中,长安城依旧栩栩如生。
     从某方面来说,长安已经是唐朝的象征了。
     唐朝的故事,至少有一半是在长安发生的,大唐的荣光,也至少有一半属于长安。
     因此,他的话说出口的时候,就变成了这样:“……我考虑考虑。”
     其实也没什么好考虑的,毕竟,他本来也没有什么目的地,那么,去一下长安,似乎也无不可?
     毕竟,他不容易才来了一趟唐朝,要是连长安都没有看过的话,那也太不值当了。
     见他答应,张刺史也便点了点头,笑道:“我就知道,先生必非池中之物。”
     江亭云一怔,随后失笑:“张公,我只是想着去长安城走一走,可没有说,要自荐于朝廷。”
     张刺史一摆手,摇头道:“我自知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只是,先生去了长安城之后,就算不自荐于朝廷,也必将名动京师!”
     江亭云闻言一怔:“张公谬赞了。”
     “非也,我只是实话实说。”
     张刺史摇了摇头。
     他确实是实话实说,而且,不管怎么说,江亭云都是他女儿的老师,江亭云若是有了名声,对他们张家有益无害。
     想到这里,张刺史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先生是小女的老师,那么,与我张家也算是有缘了。先生去了长安之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去找家兄。”
     “哦?不知家兄是?”
     “张说,张说之,不知先生可曾听过?”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刺史故作淡然地撇了他一眼。
     张说?
     江亭云闻言一怔。
     他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位好像是一位唐朝名相?
     因此,他便含糊地回答道:“张丞相么?”
     “正是。”
     张刺史重重地点了点头。
     见江亭云没有太过惊讶的样子,他稍微有些失望,不过,同时又有些庆幸。
     像江亭云这种传说中的人物,竟然成了他女儿的师傅,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事吧?
     之后,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这才相互告别。
     江亭云把张刺史送出门外,看着他逐渐远去,若有所思。
     之前张刺史隐隐约约地暗示过,张文若会在今天启程。
     他为什么要“隐隐约约”地暗示呢?
     他的心思,江亭云是可以猜出来的,他大概,不希望自己与张文若同行吧。
     对于他的想法,江亭云也能理解。
     毕竟,张文若是回去定亲的,这时候,还跟同龄男人那么亲密的话,影响不太好。
     而江亭云也不是那么不知趣的人,自然也不会去干那种不知趣的事。
     ……
     几天后,李白来找他告别。
     “咚咚咚,江兄在家吗?”
     李白敲门道。
     江亭云过去把门打开,见他衣冠整洁,身后跟着几个仆人,一辆马车。
     江亭云微微一怔,问道:“白兄,你想好要去哪里了?”
     “没想好。”
     李白摇了摇头,笑道:“因此,我便一路向北,走到哪里是哪里吧。”
     “这样啊……”
     江亭云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我听人说,圣人有旨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以白兄的才华,若到京城去,必得朝廷重用……”
     他把张刺史跟他说的话,又转述给了李白。
     然而,李白只是闻言一怔,迟疑道:“长安……”
     “怎么了?”
     见他神情有异,江亭云问道。
     “没事。”
     李白摇了摇头,笑道:“多谢江兄相邀,只是,我暂时没有去长安的心思。”
     江亭云微微一怔:“为什么呢?”
     话音刚落,他就已经回过味来。
     话说,李白要是真的去了长安,就能得到朝廷重用吗?
     根据自己前世的记忆,李白的人生,可不是那样的。
     他这时候,大概也隐隐约约地知道,自己得到朝廷重用的希望很渺茫,所以,才不愿意去自取其辱的吧?
     自己这话倒是在人家的伤口里撒盐了。
     好在李白看来并不在意这些,只是摇头笑道:“江兄莫不是忘了?我先前说过,我的人生理想

第四十六章 长安,长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