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3章 吃到大乾科举的红利[1/2页]

我,孙山,科举 西门七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后的日子,马夫子和郁夫子经常找孙山,还领着他到“算学会”参加算学研讨。
     所谓“算学会”,就是一群热爱算学的人组成的协会,马夫子和郁夫子是协会的领头人。
     孙山一开始非常感兴趣,以为能遇到不少能人。
     结果去了好几次,发现“算学会”的成员除了几个举人,剩下的不是秀才就是白身算学爱好者。
     孙山寻寻觅觅要找名师的计划完全落空。
     不过休闲时到“算学会”跟着一群算学的爱好者探讨问题,也是非常高兴的。
     特别大家发现新理论、发现新规律,更有成就感了。
     只不过孙山的主线还是读书,所以对算学深入探讨也只不过探讨,没有到深入的地步。
     马夫子和郁夫子也明白孙山的困境,非常体贴地能不打扰就不打扰,只有真的不懂时,才过来跟孙山一起探讨。
     孙山不死心地跟马夫子和郁夫子讨论关于四书五经的学问,结果证实两个夫子未说谎。
     他们关于科举的内容真得跟孙山半斤八两。
     他们出生地早,赶上好时代,吃到大乾科举的红利,在一众矮个子里选高个子。
     竞争少,于是才考上举人的。
     如果放在此时此刻,孙山认为两个夫子一定会落榜。
     孙山一阵失望,随后自我安慰一天,第二天又复活了。
     找不到名师,他就自己好好努力。
     岳麓书院的夫子学问非常扎实,就算他是个“洗澡蟹”,也能学到很多。
     孙山在每日的上课中,都能学到新的知识。
     有些知识点,夫子不讲,孙山会一直想不出来。
     由于孙山经常跟马夫子,郁夫子走在一起,慢慢地书院都知道孙山的算学非常厉害。
     特别是马夫子和郁夫子亲口说孙山的算学比他们都厉害,能在长沙府数一数二。
     慢慢地孙山就成为书院的名人了。
     有些算学差的学子先小心翼翼地找孙山请教,发现孙山不藏私地给他讲解,而且比马郁两个夫子讲得还通俗易懂。
     渐渐地过来请教孙山的学子就变多了。
     渐渐地,孙山就交到更多是朋友了。
     他向别人请教经义题,别人也会无私地告诉他。
     孙山自我感觉学问大有进展,特别在三个月后的季考,孙山的排名逞逞地往上升。
     第一次季考55名,第二次季考40名,他终于达到书院的平均水准了。
     钱鹰扬看着榜单,羡慕地说:“阿山,你进步好快啊。”
     朱鹏云仰慕地看着孙山:“阿山,你教教我,是怎么学习的,怎么进步得那么快的。”
     这次季考,钱鹰扬和朱鹏云依旧垫底。
     一个万年倒数第一,一个万年倒数第二。
     他们两个也是人才了,名次一点都没有变化,次次考倒数第一和第二,也是个本事。
     孙山甩了甩头发,云淡风轻地说:“哪有什么法子,只不过我天生聪明而已!”
     话一落,立即遭到钱鹰扬和朱鹏云的一阵毒打。
     孙山抱头鼠窜,连忙求饶。
     打,他是打不过两个大学渣的。
    &nbs

第393章 吃到大乾科举的红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