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七章 井蛙窥天[2/2页]

秦时之公子无双 摘妹妹的小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密的铜盒并没有全部归入咸阳。”
     压低了声音,张苍轻声,“据我的推断,魏国的那份应当早在秦孝公、秦惠文王时就已经归入秦国了,这可能也是秦国之后的国运蒸蒸日上的一个因由。”
     “不是商鞅,就是张仪,此二人必有一人是魏国的应命之人,获得了魏之铜盒机密。”
     商鞅乃是卫国国君后裔,在秦败魏于河西,打破魏国霸权之前,卫国已经被魏国纳入囊中,成为其一个内附封国,后来才由秦国重立其祀,归于秦。
     张仪本就是魏国安邑人,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可以思考的方向。
     韩经不知道张苍如今已经达到几分酒意,只是作倾听状不吱声,心里还是为其大开的脑洞叹服不已。
     “另外,赵国的那一份应该也在秦国,至于燕韩嘛...”
     张苍朝韩经挑了挑眉,意思是韩国的事情,你懂得。
     “燕国的那份秘密,秦王等人都推测在燕国太子丹手中,可燕丹首级送往秦国,并无所获。”
     “卫庄谋求的应当就是燕国丢失的这一份,而天泽嘛,楚韩都是他的仇人,他的针对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顿了顿,张苍重新将碗碟归位,张罗着韩经喝酒吃菜。
     “我在咸阳为高官显贵,无意间得知其中一二,马上寻了个理由弃官而走。”
     “顺便,这也还落下个诤谏的名声嘛。”
     张苍不好意思的笑笑,韩经脸上抽动几下,举碗相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直言秦法之非,为家乡连坐一事陈奏王道之折,触怒秦王都是他的脱辞,目的就是想从漩涡中抽身出来。
     御史大夫可不是普通的苍头小吏,在秦为掌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建立国家监察等诸般事务。
     秦王政以此重职委以张苍,一方面是看重了其人才学能力,另外也有拉拢儒家一脉的打算。
     儒家在齐国的地位根深蒂固,这也导致儒家弟子学成少有入秦效力的,秦王竖起这块活招牌就是用来招徕饱学儒士的。
     在这个位置,张苍接触到一些本该只在秦王等有限几人之间流传的东西也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韩经想想也是,儒家大能,情智双高,张苍怎么会做不到外圆内方,想出如此粗浅的劝谏之法呢!
     “先生之言,石破天惊。”
     先一顶高帽子戴上,管他是不是真的喝多了。
     “韩国连连丧师失地,断无天命气运在国之理,秦王以及阴阳家,包括卫庄、天泽,他们应当知晓才对。”
     “有其人而不见用,气运命理白白搁置,也是惘然...”
     说了半截,张苍连连饮酒,不再往下说。
     韩经不知道他是真醉,还是装醉试探,此时他的言下之意,直指韩非。
     ......
     罗津港,夜色如幕,韩非在一天的巡视结束后立于海边,遥望着深沉而漆黑的海岸。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老师,凡人真的就像那井底之蛙,用一天的视野在窥探百万年的天地?”
     喃喃间,韩非掌心光晕流转,似有星河万千...
     在他的身后,逆鳞剑灵孑然独立,周围尽是墨色渲染,似是置身于时间与空间的夹缝中...
    喜欢。
  

第四十七章 井蛙窥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