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颍川荀俣,颍川荀诜拜见陛下!”
     刘禅看着两人,有些不太确定地询问道:
     “不知文若公(荀彧xún yù,字文若)是……”
     荀俣脾气更急一些,他拱手道:
     “正是家父,陛下不必因家父名望有所偏爱,
     颍川荀家靠的是才学,不是家世。
     我兄弟二人堂堂正正参与陛下取仕,为何题目如此生僻不公?”
     刘禅示意二人坐下说话,疑惑地问道:
     “题目都是经过朕与丞相筛选,不知两位是在哪一郡参与的哪一科?”
     荀俣正色答道:
     “我们正是在原东三郡,如今陛下所建宏城兴汉城参加的笔试,
     我兄弟二人参加的都是文韬科。”
     刘禅点点头,让小黄门去拿一份兴汉城的题目过来。
     等待期间,荀俣突然发问道:
     “我等诚信来投,也希望陛下开诚布公。
     多有耳闻,陛下对蜀地世家颇为苛责,敢问陛下,是否对世家心存偏见?”
     荀俣这是一句气话,
     他拿到文韬试题时,发现通篇竟然没有一题考经史子集,甚至还有一题考问如何让田亩增加收成。
     荀家以礼易传家,从兴汉城,经汉中抵达成都,一路上拜访的世家,都带着对刘禅的不满。
     颍川荀氏乃天下士林望族,听了这么多蜀地世家的发音抱怨,
     结合他们自身的不满,直接在刘禅面前爆发了出来。
     世家经学,在他看来,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何时被如此忽视过?
     所以,他才会当着刘禅的面,耿直地问出这个问题。
     刘禅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道:
     “朕不光对世家偏见很大!
     朕对皇亲国戚,对武勋世家,对所有想靠家族势力,凌驾于国家之上的,都不满意!”
     荀俣预料到刘禅会有是和否两种答案,没想到,对方却直接这么说,
     没有世家的协助,怎么治国?
     他们兄弟二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刘禅起身拱手道:
     “文若公心系大汉,至死不渝,世人楷模,颍川荀家礼易传家,学识渊博,着实令人敬仰。
     但是,世家如何,难道先生不清楚吗?
     汝南袁氏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弘农杨氏一门五侯,伏氏,马氏,郑氏,李氏,哪一个不是经学渊博,家族兴盛?
     那么试问,朝中这么多良臣君子,为何还会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刘禅看着荀俣和荀诜,声音洪亮:
     “那么两位先生告诉我,为何还会如此?单单因为天子无道吗?”
     “当今中原世家大力支持的曹魏,天下安宁,百姓温饱了吗?”
     荀俣与荀诜对视一眼,这个问题,荀家等诸多世家多次讨论过,自然不会被刘禅难住,
     还是由荀俣出言回答道:
     “回禀陛下,某看来,无非三点,其一、外戚与宦官浊乱朝政,致使皇权旁落,国家中央权威崩塌
     其二、察举选材被勋贵豪门垄断,寒门子弟难获入仕,饱学之士遗留在乡野,奸佞把持朝堂。
     在地方,各级官吏贪腐,土豪巧取豪夺土地,造成百

第118章 世家如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