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哪怕你不争,只要你‘有资格,便逃不出局。”
楚王南宫骁却不同。
他自入京后,不仅拜见陛下,更主动招宴文武,酒席间三言两语,已暗示“江山无主、须立储君”之意。
更有人亲眼目睹,他与旧年护驾元勋许太傅、禁军副统褚铸等密语于昭德殿,疑似结党之举。
林婉儿得报,沉吟片刻,道:
“楚王已动,陛下若不立储,他便会以兵威逼宫。”
“这场局,比浮水之局更难——因为这一次,是名正言顺的龙争。”
沈策冷声道:“末将请命,调五城兵马司,彻查宫中守备,防其乱动!”
林婉儿却摇头:“不急。”
“楚王最大的依仗,不是兵权,而是‘舆论。”
“朝中已有人开始私下传话,说我无后、凤命将尽……这些人背后是谁,才是关键。”
她取出早年册封密卷,淡声道:
“陛下未立太子前,凤后有权监储。”
“我将亲自设‘储审之局,请文武百官对‘储人论功评德,依《祖制》三考:‘德、才、血脉。”
“让他们自己说,谁该坐这个位子。”
数日后,大理寺设“储审台”。
这是开国以来第一次由凤后亲主储位评议,被称为“凤掌龙衡”。
林婉儿亲坐高堂,命百官实名陈言。
百官众说纷纭:
礼部尚书主推信王:“仁德敦厚,才识出众,王命有祥。”
戍军都统支持楚王:“镇边多年,兵心所向,安边平乱。”
太医令甚至提出:“信王天骨顺和,身无暗疾,乃天生龙相。”
林婉儿一一记录,不言不语。
唯在最后,她忽道:
“若储君德才皆备,却暗通旧党,图谋非正,众臣以为何论?”
朝堂静寂。
她缓缓起身,取出一封密信:
——乃楚王于荆南之地,与旧年东厂余孽“景楼”往来之证!
众臣震惊!
林婉儿清声道:
“储位之争,不止是宫中之争,是天下之决。”
“谁动龙灯,谁引叛火,就该——逐出龙图!”
喜欢。
第355章 谋储之战,谁在暗中点龙灯[2/2页]